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昨天在上海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在大會上透露,我國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最新統計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規劃具有高性能計算機集群的智算中心已達十余個。從全國來看,智能算力在算力總規模中的比重超過了30%。我國算力結構不斷優化。
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提到,目前我國已經培育了421家國家級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人工智能企業的數量也超過了4500家,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推動制定了48項智能制造相關的國際標準,推動完善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生態。
同時單忠德表示,工信部將圍繞強化開放合作、推動產業創新,夯實產業基座、加快應用落地四方面開展合作。
中國算力規模雖然位居全球第二,智算中心也在擴建,但隨著大模型參數量和數據量的極速膨脹,多源異構數據的傳、用、管、存,卻成為制約生成式AI落地的瓶頸之一。
AI大模型數據歸集、訓練、數據歸檔與管理等階段,面臨著數據歸集時間長、模型訓練效率低、數據管理復雜度高等針對數據基礎設施的新挑戰,用戶亟需構建支持多協議、高帶寬、低延遲、數據高效流轉的大模型存儲底座。
同時,在大模型數據處理全流程中,要想使訓練效率達到極致,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算力和存力就需要均衡配置,訓練階段的數據讀寫性能成為發揮存力最大作用的關鍵。
而想要提升存儲效率、降低模型訓練成本,必須要在存儲技術上進行創新。
分布式儲存技術,可以在緩存優化、空間均衡、縮短GPU與存儲讀取路徑等方面更具優勢,TB級帶寬、千萬級IOPS、EB容量,就可以滿足大模型存儲在性能和容量方面的要求。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Web3.0底層技術突破和研發,已經推出以Web3.0技術研發的存儲系統--世界硬盤,這將存儲成本直線降低60%,為建設智慧城市降低基礎成本,大大緩解了各個城市在數據存儲上的資金壓力,這些節省下來的資金將可以更好地應用在公共項目建設中。
以世界硬盤為代表的去中心化存儲,在技術上和模式上,已具備了大規模商業化的能力。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擁有巨大的成本和耗能優勢,將極大降低智慧城市的成本。
因此,在本輪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熱潮中,引入Web3.0技術下的分布式存儲系統,將成為低成本建設與加快推進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