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凌晨1點,蘋果春季發布會推出一系列新品,其中用于追蹤物品的防丟器AirTag作為一款全新產品備受市場關注。
據官方介紹,AirTag通過藍牙技術和蘋果現有的“查找”應用,實現跟蹤確定物品所在位置的功能。AirTag的突破在于,蘋果在防丟領域開始從跟蹤自身產品設備拓展到第三方產品——手袋、鑰匙、背包等,可以說是戳中了容易丟東西的消費者的需求。
AirTag產品展示(來源:2021年蘋果線上春季發布會)
蘋果強調隱私安全
由于AirTag可以定位到物品的精準位置,并且會使用地理位置等個人信息數據,這難免引發消費者對隱私安全問題的擔憂。據官方介紹,蘋果的AirTag和“查找”網絡在跟蹤物品的過程采用端到端加密的、匿名的技術,以保護用戶隱私安全。
蘋果公司負責iPhone系統開發的工程項目經理Carolyn Wolfman-Estrada在發布會上介紹AirTag時專門回應“隱私”問題。她表示:“在蘋果,我們相信隱私是一項人權,因此我們在AirTag和‘查找’網絡中融入了隱私措施。每個人都不需要分享位置給包括蘋果在內的任何人就可以參與到‘查找’網絡中來。”
“AirTag設計的目的是用來追蹤物,而不是人的。”Carolyn Wolfman-Estrada強調。
值得一提的是,想要AirTag的用戶必須將設備操作系統版本升級到iOS 14.5——這是AirTag所需的最低軟件版本。而此前遲遲未推出的iOS 14.5也已經確定下周正式發布。iOS 14.5被看作是蘋果在隱私保護方面的進一步升級,將啟動所謂的“應用追蹤透明”(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反追蹤功能,這意味著應用開發者必須在“應用追蹤透明”框架下,征得用戶許可才可以追蹤和訪問設備廣告標識符。
引發競爭對手質疑
AirTag并非第三方物品跟蹤防丟領域的首創產品,事實上,依存于蘋果iOS系統、谷歌安卓生態系統的藍牙跟蹤器制造商Tile是這個領域的明星產品。
就在AirTag正式推出之后,Tile首席執行官CJ Prober立刻發布聲明抗議AirTag的推出是蘋果的不公平競爭商業行為。CJ Prober 表示:“我們歡迎競爭,只要是公平競爭。不幸的是,鑒于蘋果利用其平臺優勢不平等地為自己的產品抑制競爭的記錄,我們對此持懷疑態度。”
Tile聲稱自己的應用在iOS系統上需要向蘋果支付相應的傭金,而現在蘋果卻在開發同類的有競爭力的產品。
據官方公開資料顯示,Tile成立于2012年底,是世界上最大的“失物招領”網絡,每天有600萬個物品通過Tile應用軟件被找回。Tile同樣強調隱私保護的重要性:“為了確保在物品丟失時可以找到它們,即使應用程序關閉或未使用,Tile也會收集位置數據,但Tile絕不會出售此數據或將其用于廣告目的。”
作為回應,蘋果指出自己的“查找”網絡在2010年推出,比Tile的成立時間更早,并且Tile已經占領了90%的市場份額,而蘋果要追趕上這樣的市場領導地位還需要銷售很多AirTag。
此外,美國參議會將在明天召開針對移動應用商店的反壟斷聽證會,以了解廣大應用開發者是否遭受來自蘋果iOS系統的App Store、谷歌安卓系統的Google Play等應用商店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一直以來,就有一些應用開發者對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的抽成比例和政策有實施非法壟斷的嫌疑而不滿。除了兩家巨頭的高管出席聽證會之外,Tile作為應用開發者代表也將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