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的快遞業有點不太平。
先是快遞重鎮義烏的快遞價格跌破1元大關,再是快遞巨頭順豐一季度業績出現巨大虧損,連電商龍頭拼多多也被卷入某快遞企業的輿論風波里。
這一連串事件環環相扣,引爆者正是入局國內快遞業僅一年的極兔速遞。不到一周的時間里,極兔被義烏管理局關閉了部分轉運中心、被拼多多聲明劃清界限,此前還遭到國內多家快遞公司“封殺”。
事實上,入局以來,極兔速遞以低價搶奪市場的聲音此起彼伏,業界更是有聲音認為極兔讓國內快遞業幾近“熄火”的價格戰再次“重燃”,成為行業走向良性發展的“絆腳石”。但與此同時,極兔速遞剛剛獲得到國內頂級風投機構投資,受到資本的認可。
極兔速遞何許人也?是什么讓其快速崛起成為行業的“攪局者”?國內快遞業格局是否會因此生變?
名門出身資本加持 業務和融資“雙豐收”
國內快遞界在日前罕見地傳來了一則投融資消息。據媒體報道,極兔快遞已完成一筆18億美元的融資,由博裕資本領投5.8億美元,紅杉資本和高瓴同時跟投,投后估值78億美元。對于這筆融資,投資方紅杉資本對記者表示“不作評論”。
對于本次78億美元的投后估值,國內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認為,估值有點高,泡沫不小,畢竟公司的ROE、營收等指標還未經過審計和考驗。這只入局國內快遞業僅僅一年時間的“兔子”為何能獲得國內頂級投資機構的青睞,并創下了在業內人士看來都有點過高的估值?極兔速遞何許人也?
事實上,這個國內快遞業的“新兵”在東南亞早已小有名氣。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極兔速遞在全球擁有近35萬名員工,業務覆蓋中國、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及新加坡八個國家。也就是說,這是一家來自東南亞的快遞公司。
但是,這家東南亞公司的創始人卻是中國人。資料顯示,極兔速遞創始人是來自步步高的OPPO體系的李杰,李杰1998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經管學院營銷專業,是公司里的一位傳奇人物,極具威望和號召力。2008年前后,李杰擔任OPPO蘇皖地區總經理期間,便是有名的區域冠軍。2013年,李杰被派駐到印尼開拓海外市場。兩年后,OPPO在印尼手機的市場份額從0提升至20%,名列市場占有率第二。
2015年8月,李杰帶領團隊在雅加達成立了快遞公司J&T Express,創建初衷本是解決OPPO手機在東南亞地區的運輸問題,卻借助OPPO遍布印尼的關系網絡進入發展快車道。僅僅兩年時間,J&T Express成為了東南亞市場單量第二、印尼快遞行業單日票量第一的快遞公司。
在印尼“攻城略地”之后,J&T Express開始將目光瞄向市場更廣闊的中國市場。2019年,J&TExpress收購上海老牌的快遞公司龍邦速運,獲得了其持有的國郵級許可證,允許在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經營,以此,極兔速遞低調入局國內市場。據業內人士透露,作為步步高集團董事長段永平的門徒之一,李杰得到了不少來自OV系的資源傾斜,最顯而易見的是,同門師兄弟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助其在國內市場上撕開了一大道“口子”。
據媒體報道,目前極兔90%以上的單量來自于拼多多,甚至有商家稱用極兔速遞發貨可以免除虛假發貨的相關處罰,或者被處罰機率較低。對此,拼多多發布聲明,澄清與極兔速遞“無特殊合作、無投資關系”。但記者從拼多多商戶處了解到,大概兩年前平臺確實有在內部微信號上發通知推薦商戶用極兔速遞來發貨,但后來轉為了口頭通知。“我一直以為極兔就是給拼多多送貨的,因為我經常在拼多多上買的東西都是極兔送的。”拼多多用戶鄧先生對記者表示。
除了拼多多,極兔在去年3月分批起網后,還接入了當當網、蘇寧、有贊等十一家電商平臺。此后,低調入局的極兔開始了高調地“極速前進”。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6月、10月以及2021年初,極兔日單量分別達到500萬、1000萬、2000萬的里程碑。
極兔速遞官網顯示,極兔已在全國投產77各轉運中心,搭建350多組自動化矩陣,分批投入超過1300套自動擺輪設備和500套DWS智能掃描設備,以此打造高效、智能的分揀體系;此外,極兔已初步建立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運輸干線方面,極兔稱目前已有干線運輸車輛超2500輛,運輸干線超2000條,省際聯通率達100%。
背靠巨大流量場 低價搶占市場
從去年三月至今,極兔在中國的團隊擴張到15萬人,至今突破2000萬件的配送業務量,對于其他快遞公司而言,這一數據的完成,則需耗時5-10年。而這只“進擊的兔子”快速拿下市場的方式則是“價格戰”。
記者走訪深圳一極兔速度網點看到,近20平方米的店鋪里立著一個多層貨架,貨架上零散地擺放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快遞件,地板上還堆放著幾個打包好的大件包裹,店內僅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記錄貨件信息。“你要上門收件還是寄件?都找我就可以了。”該工作人員見到記者后主動起身詢問,當記者提到寄件價格時,他表示“我們的價格肯定是最低的。”
針對寄件價格較同行低的問題,記者進行了多方求證。首先,記者通過各大快遞公司和極兔速遞的官網顯示的運費價格對比發現,以一公斤以內貨品為例,從深圳寄往北京,中通和圓通的價格是18元,而極兔僅12元。隨后,記者又來到另一家較大的極兔網點,該網點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附近的鄰居過來要寄快遞的話,1公斤以內省內6塊錢,省外8元就可以了,比其他公司都便宜。”
但是,記者在極兔網點蹲點發現,前往寄件的普通客戶極少,貨架上的貨件也并不多。記者還嘗試在極兔小程序上下單寄件,業務員卻表示要到當天下午才能上門收件,如果著急可以選擇其他快遞公司。由此可見,對于極兔來說,電商市場才是“價格戰”的主陣地。
“我們這里如果發件數量超過一萬件,發貨價格就可以做到每件1塊錢以下了。”一名在義烏做服裝生意電商老板告訴記者,如果商家一次發3000-5000票,均重100克的快件,中通的價格是1.5元發全國,圓通是1.2元,申通是1.35元,百世是1.3元,而極兔比他們都低。
而在極兔方面,記者再次以淘寶商家的身份向上述網點負責人詢問費用,得到的回復是:“我們不做淘寶單,只做拼多多、抖音、快手的單子。我們主要的業務來自拼多多。”該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果單量達到五六百,則可以按1.6元/件計算,如果量更多,價格則可以更低。他還表示,其他快遞公司即便是砍價也只能砍到1.7元—1.8元/件。
然而,這種低價策略卻讓業內頗為“反感”。“這樣的價格,攬收網點連面單費和派費都賺不回來。”某快遞公司相關業務人士王珂(化名)對記者表示,加盟商要賺錢的話,唯一的利潤只能來自于每天超過一定的單量,極兔總部給予每單0.5元的獎勵。王珂給記者介紹,快遞加盟商的收入主要來自快遞攬收費用、派送費用和總部的獎勵。其中快遞攬收費用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派費則來自于快遞總部從攬收端費用中的劃撥。“一般來說,價格戰導致包裹攬收端費用低,包裹到派送端的費用也會相應降低。”王珂表示。
王珂認為,極兔是在降低攬收費、派送費的情況下,靠總部獎勵來維持加盟商體系的穩定。但是,總部獎勵的費用又不是來自于快遞業務的收入,那就是在燒錢搞補貼。另有知情人士透露,極兔進入中國市場上補貼的金額已經超過100億,在新一輪18億美元的融資到來之前,用以補貼的費用幾近耗盡了。
此外,極兔還引發業內不滿的是,隨著其派費補貼的資金見底,為了降低成本,極兔很多包裹在派送環節靠蹭其他快遞公司的網絡進行。“因為極兔的網絡覆蓋還不完善,很多地方,極兔需要將快遞轉寄到其他公司的基層網點,由他們去完成交付。”王珂說。但據了解,去年10月,多家快遞公司已經開始制止這種蹭網行為。
能否撼動行業格局?
以低價吸引客戶,待占領市場、培養用戶習慣和粘度之后,再把價格提高,這種熟悉的打法與許多互聯網公司和早年的“通達系”如出一轍,而且他們幾乎都驗證了這個模式的可行性,業內也普遍認為,“價格戰”是市場無序時最容易達到目的的競爭手段。
事實上,快遞業的“價格戰”一直持續到2019年。據記者了解,2019年6月,申通在義烏一度將電商件的價格降到9毛/單,導致當時有些快遞網點差點發不出工資。之后大家通過談判,最終將價格提高到2.5元/單左右。誰料,極兔入局之后,義烏當地的快遞業價格戰“重燃”,今年春節過后每單價格再度跌破2元大關。
但王珂對記者表示,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隨著數字物流的出現,快遞已經逐步從價格競爭開始轉向技術和效率競爭,加快了從價格戰中走出來的步伐,每年的快遞平均單價降幅都在收窄。到2019年,快遞平均單價只比上一年度降低了1%。但2020年,極兔的入局將當年的快遞平均價格拉低了11%,創2014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據2021年1月快遞服務業務經營數據顯示:順豐、圓通、申通、韻達的快遞業務單票收入分別為17.26元、2.38元、2.51元、2.23元,同比降幅分別達到12.4%、19.3%、2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