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九號方糖”配送機器人。 徐婧 攝
中新網北京4月9日電(徐婧)截至目前,北京市海淀區已建成227萬平方米集體產業空間用于科學城項目落地,“一鎮一園”入駐企業4237家,集體經濟園區直接服務77家上市公司,躉租農民安置房4000余套。
這是記者近日從海淀區了解到的。得益于中關村科學城高端產業的發展優勢,通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海淀已基本實現城鄉一體、南北均衡、產城融合,集體經濟與中關村科學城同方向共發展的格局,形成海淀率先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
小馬智行(Pony.ai)的工作人員展示自動駕駛汽車。 徐婧 攝
創新研發推動經濟增長
近年來,海淀區聚焦發展數字經濟,建設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數字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數據一體化開放服務平臺。創新驅動下的研發型經濟正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位于海淀區永泰莊北路1號的中關村東升國際科學園于2017年投入使用,總建筑面積9.8萬平方米。
園區以打造國際化科研創新平臺和以生物醫藥大健康、高端智能制造、大數據為主的高精尖產業聚集為核心競爭力,注重產業孵化與開放式創新,集合資本、技術、人才、服務等資源,為企業創新蓄力賦能。
2019年,園區產值22億元,稅收1.9億元。目前,園區已入駐北京市政府、清華大學與蓋茨基金會合作的“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中心”“國際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國際創新教育中心”等國際科創平臺。還入駐了一批科技研發類企業。
坐落于園內的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是全球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領域的創新企業。Segway(賽格威)是全球的短交通和機器人技術企業,2015年Ninebot并購Segway形成新的Segway-Ninebot全球企業。目前,Segway-Ninebot公司在智能短交通和機器人兩大領域不斷發力,其研發的“九號方糖”配送機器人可通過本地錄單的方式,在酒店等場所實現點對點配送。機器人還支持多種定制化功能:如送外賣、送快遞等。目前,該機器人已經在全國十多個省份近千個網點實現商業落地。
數字經濟助力“兩區”建設
近年來,海淀區制定實施數字經濟發展計劃,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揮“兩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與中關村政策疊加優勢,著力在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上帶好頭、樹標桿。
中關村壹號位于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中心區域,是北京市重點項目、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地標園區。目前,園區硬科技企業84家,其中人工智能領域企業近50家。
位于中關村壹號的小馬智行(Pony.ai)是全球首家在中美均推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公司。2018年12月起,小馬智行先后在中國廣州、加州爾灣、加州弗里蒙特上線試運營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PonyPilot,并在北京公開道路重點開展了網絡約車、定點接駁測試等。
未來,中關村壹號將有100多家硬科技企業入駐,將成為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高精尖及硬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引領示范區。
建設中的畫眉山雨水濕地公園。 徐婧 攝
生態建設解決發展難題
海淀區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構建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新型城市形態打好生態基礎。計劃通過建設南北兩部循環水網,織就一張海淀區生態補水循環水網。
位于海淀區西北旺鎮境內的畫眉山雨水濕地公園正在建設中,公園南起京密引水渠北側路,終點匯入周家巷溝,全長4.68公里。公園總面積13.7公頃,河道結合兩側代征綠地做休閑活動公園景觀,滿足周邊居民日常功能需求;下游為線性綠廊段,沿河道兩岸做綠化景觀。
據悉,公園內水系基本沿著發源于畫眉山黑龍潭的河流故道挖掘。黑龍潭的泉水不斷流入白浮甕山河(大運河文化帶)的場景今又重現。公園建成后,將形成2萬平米的水域面積,形成湖光樹影的濕地景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