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記者 郝俊慧
4月7日上午,2021年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在上海中心舉行。會上,上海第二批14個特色產業園區和3個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正式對外發布,其中特色園區總規劃面積超過50平方公里,規劃產業用地超過30平方公里,加上去年3月發布的全市首批26個特色產業園區,本市累計推出特色產業園區共40個,園區總規模近170平方公里。
園區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和主力軍。數據顯示,經過一年的發展,首批26個特色園區新簽約項目數超過600個,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特色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營業收入超過4000億元,產業高質量發展前沿陣地作用逐步顯現。
比如位于張江科學城核心區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已形成集設計、制造、封測、材料、技術服務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集聚英偉達、高通、紫光展銳、格科微電子、韋爾股份、博通集成等知名企業和各類機構 200 多家,形成產品種類豐富、涵蓋領域廣闊、技術能級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集群。
今年新增的14個園區中,10個園區是在去年已有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做增補,剩下的四個則聚焦新興融合領域——在線新經濟,張江在線、長陽秀帶在年初正式揭牌,嗶哩嗶哩、美團點評、字節跳動、叮咚買菜等一批新生代互聯網企業總部已相繼落戶。
如今,隨著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不斷提速,“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已成為上海招商的響亮口號。未來,上海將把這些產業新空間將打造成為產業定位鮮明、空間布局緊湊的千億級特色產業集聚區,成為經濟新動力的承載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此外,圍繞建設民營經濟新高地,上海還隆重推出了3個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南虹橋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國際貿易、生命健康、文創電競等業態,到2025年,將引進民營企業總部100家;張江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規劃面積9.06平方公里,引進和培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頭部企業,到2025年,集聚民營企業總部50家;市北高新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規劃建設面積3.31平方公里,面向金融科技、健康醫療、文化旅游、專業服務等領域,到2025年集聚民營企業總部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