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精密制造企業的生產線上,協作機器人正在進行精密配件的拋光、打磨、上下料、裝配。一氣呵成,精準到位……這是一段小視頻的內容。
這個協作機器人的名字叫“節卡”,由上海節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目前,節卡系列協作機器人已在汽車、電子、先進制造、新能源、醫療器械等眾多行業應用。僅在汽車行業,節卡機器人就已成為豐田、本田、大眾等汽車巨頭的全球協作機器人供應商。
與人工操作相比,協作機器人切換產品需要的時間縮短了30%。更重要的是保證了產品質量穩定,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1臺節卡機器人的工作量相當于3個工人。”上海節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常莉說。
在“節卡”背后,是國家開發投資集團(下稱“國投集團”)。
今年1月14日,節卡機器人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3億元人民幣。融資由國投集團旗下的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投招商”)和中信產業基金旗下基金共同領投。這也是近年全球協作機器人行業最大的單筆融資。
像“節卡”這樣的投資案例,在國投集團還有很多。
“國投系”選擇投資項目的秘訣是什么?其實可以簡單概括為一句話:瞄準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以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投早、投創新、投團隊,領銜投資支持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行業龍頭企業,助力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并伴隨行業和投資企業共同成長。
布局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投集團旗下擁有國投創新、國投創業、國投創合等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基金32支,總規模約1900億元,投資近600個項目,多數是突破產業瓶頸、打破國際技術壁壘、攻克“卡脖子”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項目及行業領軍企業。
今年2月26日,國投招商宣布繼續領投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蜂巢能源”)A輪融資。本輪合計融資35億元,以支持蜂巢能源的新技術研發和產能建設。
自2018年成立以來,蜂巢能源就在無鈷電池、疊片工藝、固態電池、AI智能制造方面布局,已經拿到長城、吉利、東風、PSA等品牌的16個銷售定點,并已在全球布局了7個研發中心,累計申報專利超過2000項。
本月3月25日,國投招商宣布領投北京翼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翼輝信息”),以加速翼輝信息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向更多行業的推廣進程。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是工業數字化的底層基礎軟件,大到火箭、衛星小到智能電表、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在所有需要通過計算機進行控制的設備中都具有的廣泛應用,是泛在計算時代的重要基礎支撐。
3月31日,參觀者在上海節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了解產品研發情況。攝影/立早
3月4日,國投招商宣布與重慶兩江航投集團聯合領投大型無人機公司豐鳥科技(下稱“豐鳥科技”)。目前,豐鳥科技已率先實現了噸級大型無人機的首飛,基于不同場景運用下的其他機型也會陸續推出,并已獲批9條轉場航線,在多層次物流體系建設中具備獨特價值。
在生物醫藥企業領域,國投招商連續投資了多家企業。近日,國投招商宣布投資浙江新碼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新碼生物”)。本輪超4億元融資將用于支持新碼生物核心產品ARX788的臨床開發及商業化準備、產品線拓展和自主創新技術平臺建設。
3月8日,國投招商宣布領投江蘇威凱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威凱爾”),資金將用于加快江蘇威凱爾CDM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的布局以及創新藥維卡格雷的臨床三期研究。
一長條的科技創新類投資企業
在國投招商給記者提供的一份資料中,科技創新類的投資企業就有一長條:
綠的諧波,是唯一打破海外企業在諧波減速器領域全球壟斷的國內企業;虹軟科技,這是計算視覺與人工智能領軍企業;諾禾致源,是中國基因測序行業的標桿性企業;中集來福士,是中國海洋工程龍頭企業,成功試采南海可燃冰;北京精雕,國內最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高端精密數控機床領軍企業;
此外,醫藥健康領域,康希諾,這是國內最具潛力的疫苗企業;信達生物,這是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單克隆抗體藥物行業領先者;天智航,這是國內第一家獲得CFDA手術機器人認證的企業;聯影醫療,這是國內唯一實現醫療影像產品線全覆蓋并擁有全球領先技術的企業;諾禾致源,是中國基因測序行業的標桿性企業;岸邁生物,這是生物創新藥雙特異性抗體藥物領先企業……
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樣品 資料來源:國投集團
在國投集團,還有另外一支投資力量。這就是成立于2016年的國投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投創業”),這是國投集團為加快推動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按照市場化方式專門設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在國投創業的投資版圖中,同樣聚集了大量頂級企業。
3月14日,國投創業投資企業華昊中天傳來捷報:國家藥監局批準華昊中天原研新藥優替德隆(商品名:優替帝)上市,用于復發轉移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療;另一家投資企業榮昌生物也同時宣布,全球首個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雙靶”一類生物新藥——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愛)獲得國家藥監局上市批準,標志著我國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新藥研發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去年,國投創業完成創新藥研發領先企業北京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百奧賽圖”)D+輪投資,支持百奧賽圖加速推進“千鼠萬抗”計劃;領投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安信”)。短短6年時間,奇安信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網絡安全企業。
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
“戰略性新興產業盡管培育周期長、風險大、投入多,但這是引領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國投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表示,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投集團要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助力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履行好央企的使命和職責。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2020年國投專門成立了新興產業研究培育中心,聚焦新材料、醫藥健康、先進制造、新基建等行業細分領域,加快培育龍頭企業。
投資這么多新興、關鍵領域,如何保證投資不出風險?據國投招商介紹,首先是管理團隊成員背景多樣化,擁有豐富的產業、企業管理、投資和資本運作經驗,具有協調各類資源的能力。
國投招商的核心團隊成員擁有平均超過25年的豐富的制造業投資及產業管理經驗。有的人還曾參與投資和管理過中外合資企業、國有民營合資公司、國有獨資公司、高科技企業等各類企業。
根據國投創新的“風險控制體系”,在項目開發、初步盡調及論證、立項決策、全面盡職調查、投資決策、投資實施及投后管理等環節,都有明確的風險防控要求。
聚焦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投資策略,也持續提升了國投集團發展的“含金量”。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國投集團年度利潤從165億元增長到221億元,資產總額從4955億元增長到6820億元。2020年,國投集團實現利潤總額221億元,同比增長10.3%,實現凈利潤176億元,同比增長9.5%,均創歷史新高。今年前兩個月,累計實現營收250億元、利潤總額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和96%。
就“十四五”時期的投資重點,白濤表示,將努力做優基礎產業、做精金融及服務業、做專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實業和金融協同,直接投資與基金投資的“雙輪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