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劍勇
以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為核心的新技術,驅動全球智能化浪潮席卷而來。尤其是過去一年,全球受疫情沖擊,企業實施智能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以此提升效率,達到降本增效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智能化轉型過程當中,利用傳感器、人工智能、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有能力獲得足夠多的數據,基于數據實現快速創新將會成為企業未來核心競爭力。
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下,伴隨而來的是,云服務變得越來越主流,從遠程辦公到各種線上需求劇增,以及智能化浪潮如火如荼,帶來了全球云服務市場依舊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前不久,權威調研機構Synergy Research報告顯示:2020年,企業在云基礎設施服務上的支出近130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5%。然而,企業在數據中心硬件和軟件上的支出下降了6%,至900億美元以下。
顯示出傳統IT結構邁向云構架轉變,通過對企業在云和數據中心上的支出對比來看,云構架增長持續十年之久,顯示出傳統IT結構邁向云構架轉變。過去十年中,數據中心的年均支出增長率僅為2%,云服務(IaaS,PaaS和托管私有云)的年均支出增長率為52%。
以云為核心的智能化、數字化速度正在加快,零售業、制造業、醫療保健、金融服務、制藥等行業正在加大對云投資,為云服務市場帶來增長動力的同時,也驅動云無處不在,成為社會重要基礎設施。就全球而言,亞馬遜領跑全球云服務市場,占全球三分之一市場份額。依據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亞馬遜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以下簡稱AWS)2020年營收規模達到454億美元,換算人民幣約3000億元,這個營收規模,全球其他云廠商無法比擬。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云基礎設施服務市場,且處在高速增長中。對于亞馬遜而言,也是我國云服務市場重量級玩家。依據IDC早前所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前五大公有云LaaS+PaaS廠商份額來看,AWS位居前五,主要得益于近年來也在積極推進將全球云服務經驗引入中國。
如今,針對中國云服務市場,首次正式發布“三駕馬車,齊頭并進”的中國業務戰略。這三駕馬車互相融合、互相配合和互相促進,全方位服務國內外客戶的業務重塑和數字化創新。具體為讓使用中國區域的中國客戶享受到全球領先的云科技和服務以更好地深耕本地業務、讓海外的全球客戶通過使用中國區域保持全球IT架構和體驗的一致性、讓中國客戶通過亞馬遜云科技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服務出海走向世界。
此外,為了進一步推動這一業務戰略的實施,亞馬遜云科技同時宣布,由西云數據運營的亞馬遜云科技(寧夏)區域將進行二期擴容,預計新增廠房設施面積及可支持計算容量達一期的 1.3 倍。由光環新網運營的亞馬遜云科技(北京)區域將在 2021 年晚些時候正式發布第三個可用區,為客戶帶來更加靈活、可靠、可用性更強的基礎設施服務。
“作為全球云計算的創造者和引領者,亞馬遜云科技在中國的愿景是,利用與生俱來的創新精神,賦能客戶的重塑,加速客戶全球業務拓展,加強本地人才培養,從而促進行業轉型,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并讓全社會共同受益。”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張文翊對此表示。并指出中國是亞馬遜云科技全球發展布局中最重要的國家之一。我們對于中國業務的發展有著長期承諾。
以華米科技為例,作為一家基于云的健康服務提供商,擁有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技術,正在快速走向全球化,2020 年全年海外出貨量占比達 54%。而華米科技在全球全面使用亞馬遜云科技,利用亞馬遜云科技全球基礎設施、行業領先的安全合規能力和全面而豐富的云技術和服務,支持華米科技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芯端云”戰略布局,提升華米科技全球競爭力,并促進其在全球市場的長足發展。
整體來說,AWS豐富的云服務、強大的計算能力、高彈性、安全性能等諸多因素,是各類型企業和機構選擇AWS核心緣故。尤其Amazon SageMaker是當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機器學習工具,企業可以用更少的精力和極低的成本將機器學習模型快速應用到業務的不同環節。可以說,全球基于亞馬遜云服務應用無處不在,為各業轉型升級帶來創新活力,成為全球重要基礎設施。
最后,去年驗證了云的價值,將會使得越來越多企業將應用遷移、部署在云端,各界積極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驅動智能化轉型,將對云服務的需求劇增,早前Gartner機構預測,今年全球用戶在公共云服務上的支出將高達3049億美元。對于云服務賽道上的玩家來說,蘊藏巨大機遇。
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并獲得網易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獎,致力于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