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9日,海事服務供應商Inchcape在社交媒體上公布消息稱,此前擱淺在蘇伊士運河上的“長賜號”貨輪于當地時間上午4:30成功上浮脫淺。消息稱,救援隊已經成功解救了蘇伊士運河里的“長賜號”,但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時間仍然未知。
新聞鏈接:重型貨輪“添堵”讓全球貿易“雪上加霜”
400米長的重型貨輪23日起堵住蘇伊士運河航道,這讓全球供應鏈 “如鯁在喉”,讓受疫情沖擊的全球貿易“雪上加霜”。
重型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添堵”后,蘇伊士運河管理方表示,其它貨船可以自行選擇等待還是繞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不過,目前沒有船只選擇繞行,繞行意味著要付出數周的額外航程及連帶成本。
數據顯示,全球海運物流中,約15%的貨船要經過蘇伊士運河。丹麥“海運情報”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拉爾斯 延森表示,每天約有30艘重型貨船通過蘇伊士運河,堵塞一天就意味著5.5萬個集裝箱延遲交付。德國保險巨頭安聯集團估算,蘇伊士運河堵塞或令全球貿易每周損失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0億元)至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0億元)。
由于對蘇伊士運河海運渠道依賴度較高,歐洲市場已明顯感受到物流受阻帶來的不便。多家歐洲家居、家電零售商均表示有貨物堵在運河中,將導致延遲交付。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海運市場受集裝箱短缺、貿易復蘇等因素影響,運力本已經十分緊張,海運價格已處于高位。蘇伊士運河堵塞無異于向海運市場“傷口上撒鹽”。有專家表示,蘇伊士運河堵塞讓本就受疫情嚴重沖擊的全球貿易“雪上加霜”。
來源:央視財經
新媒體編輯:徐錚
中國網財經官方微信(ID:zgwcj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