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租戶技術架構、公有云部署、訂閱收費模式,這幾個東西混在一起,中國企業服務產業界叨叨了五六年也沒叨叨清楚。我過去雖然寫過無數的文章來說,但是大家還是不理解。所以我也不說邏輯和道理了,直接用微軟的案例來說明。一講真實例子大家就都清楚了。
(1)基因
我是蠻佩服微軟的。
從面向專業開發人員的編程語言產品創業,跨入了系統底層軟件操作系統產品領域。雖然說研發編程語言產品的工程師對于編譯器、操作系統技術一定是熟知的,但知道和能做出來確實是兩碼事。
最最神奇的是微軟后來還研發出來Office應用軟件。這是和編程語言、操作系統截然不同的東西。這可是面向大眾用戶的。
微軟從來沒有限定自己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什么,不限定自己只會做什么什么、不會做什么什么。
互聯網來了,微軟通過自研和收購搞了一系列的互聯網工具和服務,
如信息通訊:郵件Hotmail、文字MSN Messager、語音Skype
如信息搜索:Bing搜索
如社交網絡:MySpace、LinkedIn
微軟還通過自研和收購搞了一系列的智能硬件,
如游戲:Xbox游戲機、Kinect體感游戲、HoloLens VR
如IT設備:Surface平板電腦、Nokia智能手機
在互聯網時代,業界人說微軟是做軟件賣軟件的,做不了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互聯網業務。在云時代,業界人說微軟是做軟件賣軟件的,做不了重硬件資產的IaaS云業務。
(2)Azure
微軟當前市值1.78萬億美元,主要得益于兩塊:
1、Azure新增量云計算業務營收和市場份額成功
2、Office轉型成訂閱收費模式成功
咱們先講Azure云計算業務。
云計算的四大基礎產品:云服務器、云存儲、云CDN、云網絡帶寬。這都是硬件本質的。
一般,一個軟件公司是很難從事硬件業務的。畢竟員工能力模型/思維模式、采購流程、庫存管理、營收/成本結構/利潤結構、業務成長曲線,軟件和硬件業務是截然不一樣的。但是微軟卻做成了。
一方面,確實是:微軟曾經就自研和收購過一系列的硬件,所以微軟對硬件的研發認知、成本和利潤認知、業務成長周期認知都是有認知的。
一方面,云計算業務是通過在線營銷、在線銷售、在線充值、在線支付、在線客服、會員訂閱模式運轉的。這確實不同于微軟過去三年研發一個大版本標準軟件產品,然后層層分銷或OEM去賣。幸好的是:微軟開展過互聯網業務,而且bing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還是微軟自研的,而且Bing的市場份額現在還是全球第二也不錯。而事實操盤Bing業務負責人恰恰就是現在微軟的CEO薩提亞。也就是說,他對于這種本質是互聯網運營型服務是有認知的。
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Azure是個新增增量市場,是個新的山頭,它和微軟其他的老牌業務老牌山頭沒有太多的關聯性。一個大公司搞新業務,最怕新業務和老業務有密切關聯性,那斗爭內耗,哇哇的,比外部市場競爭還要驚心動魄。
(3)Office
Office轉型成訂閱收費模式成功,得得益于Office在移動時代的進化。
現在Office還是三個端:
1、Windows客戶端軟件模式:這是大家應用Office最主流的模式
2、PC Web瀏覽器端模式:這個模式大家用的不多,但這個模式,顯然,功能邏輯代碼和數據都存在微軟的服務器上,而不在用戶的客戶端,也不在用戶的服務器上
3、App模式:這個模式大家用的也很多。在智能移動時代,你如果要安裝App,你必須通過應用商店。大家都使用過Apple AppStore,大家對App需要注冊賬號、下載安裝、支付(下載支付和App內支付)。而且App模式還有一個特質,那就是:功能邏輯代碼和數據也是大部分都在微軟的服務器上。
中國人過去用盜版Office Windows客戶端軟件居多,下載一個Office安裝包,然后找一個Office注冊碼,輸入進去就能盜版用了。
但是現在很不幸,你現在要用最新版本的Office軟件,你安裝好后,你一打開Office軟件,就需要你連到互聯網上微軟官網、在線注冊賬號、在線支付繳費。如果你不這么搞,你就用不了Office軟件。
而在線支付繳費,你可以只交一年(根本版本套件包不同,一年大概300-1000元不等),當然你也可以一口氣交若干年(比如3年10年嘿嘿嘿)。
所以,即使是重Windows客戶端,功能邏輯代碼都在用戶本地,微軟也搞的是訂閱收費模式。不過訂閱收費模式的Office,和過去一錘子賣的Office軟件有不一樣的地方:
1、需要在線注冊賬號
2、需要在線充值支付繳費
我們也別太羨慕Office能從軟件一錘子收4000元的商業模式轉到每年收400元的商業模式。
Office這個軟件產品還有其他的一些迥異于其他企業應用軟件的不同之處:
1、是通用工具軟件,和企業業務沒啥關系
2、是標品軟件,不會根據每個企業客戶的需求來定制
3、是個人就能使用的軟件,不需要多部門在軟件里強鉤稽關系協同
4、是個人就能使用的軟件,不需要做大量復雜的培訓
5、是個人就能使用的軟件,不需要在服務器端做大量的安裝部署、基礎數據標準化梳理/基礎主數據錄入、業務流程梳理和業務流程配置
不過,我還得給大家留個尾巴,那就是:事實上,微軟現在既提供Office軟件訂閱收費模式,也提供Office軟件一錘子收費模式。不信?大家看。
(4)最后
我們中國企業服務業界老攻擊Office軟件它不是真正的云,因為它不是多租戶,它不是運行在公有云上的。說微軟強制把Office軟件改成訂閱收費模式,是為了獲得美國資本市場的歡心。
當然,微軟也可以反駁,我們最經典的Office軟件雖然不是真正多租戶、公有云的,但是我們現在的套件里還有:電子郵箱服務、云盤服務、云上通信服務,這些可都是公有云多租戶的啊。我們這是Office軟件訂閱收費+云服務的混合云模式啊。
我們再看另一個公司,Adobe,也是把自己最經典的軟件:PhotoShop,和Office軟件一樣,強制改成訂閱收費模式。
現在Adobe的市值是2200多億美元,比Salesfore的市值高多了。
是的,Adobe PhotoShop和微軟Office,都沒有上云,都沒有做成多租戶SaaS架構,但他們就是把軟件一錘子收費模式強制改成年度訂閱收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