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徠卡 文/攝 編輯 宋淑瑩
不知不覺中,原本打著“快捷便民”旗號的共享類產品,都在悄然漲價。前段時間,共享充電寶每小時從一元漲到了三四元,惹得市民紛紛感嘆:“什么時候,手機充個電,也成了一種‘奢侈’。”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我縣的共享充電寶品牌有“街電”“小電”“怪獸充電”“美團”等,每小時租借費用從2元至3元不等,24小時封頂價從20元至40元不等。
同個商場,有3種不同的充電價
最貴每小時3元,24小時封頂價40元
平陽銀泰城一樓的一處電梯口,設有一個“街電”共享充電寶柜。記者用手機掃碼后顯示,6分鐘內免費充電,1.5元/30分鐘,封頂40元/天,總封頂價99元。
在該商場4樓一處商戶的前臺,擺放著“小電”的共享充電寶箱,手機掃碼顯示,一小時充電價2元,24小時封頂價20元,總封頂價99元。
繼續往前走,記者在一家海鮮商戶的柜臺處發現了“美團”和“怪獸充電”的共享充電寶箱。經掃碼,兩個品牌都是5分鐘內免費充電,不同的是,“美團”充電寶價格更加優惠,一小時充電價2元,24小時封頂價20元;而“怪獸充電”一小時需要3元,24小時封頂價為30元。
以這4種充電寶品牌的充電價格作比較,“美團”和“小電”的充電價格更低廉,一小時2元,24小時封頂價20元。此外,記者走訪了我縣兩處商場和多數商戶,暫未發現同一品牌在不同地點的收費價格有所不同。
“出門帶充電寶不太方便,而且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共享充電寶,一借一還挺方便的。”一位正在借充電寶的學生說,他平常不太注意價格和品牌,今天一看還真是漲價了。
“原來不同品牌的充電價格不一樣,平常都沒有注意。”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如果有價格更低的共享充電寶品牌,他會選擇實惠的。但也有市民反饋,充電價格便宜的“美團”“小電”充電柜數量相對較少,有時候借還不太方便。
充電費漲價了,你還會使用嗎?
約53%的市民會繼續借用
漲價后的共享充電寶你會借嗎?記者采訪發現,約53%的市民表示“沒辦法,手機沒電還是要借”,25%的市民表示“不會用,會自帶充電寶”,22%的市民表示“電夠用”。
當然,價格高低,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解讀。價格上漲對于學生和一些年輕市民來說影響較大,他們是共享充電寶的主要使用者,部分人會覺得幾元不是事兒,也有些人覺得略微偏貴。中老年人覺得,花錢充電不值當,少看會手機對眼睛好,還能省錢。不過在采訪中,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帶充電寶“更香”。
“一天封頂價要40元的話,我不如自己買一個。”業務員陳先生告訴記者,他經常在外面走業務,手機使用時間較長,幾乎每天都需要借用充電寶,40元都可以購買一個新的充電寶了。對此,一些商戶也反饋,現在很多市民出行都會自行攜帶充電寶,借充電寶充電的人數在逐漸減少。這一說法,記者在走訪中也有發現,雖然商場和店鋪里都設立了較多的充電柜,但是多數充電柜處于滿格狀態。
“我記得很清楚,共享充電寶剛推出時,前半小時免費,我也就習慣了不帶充電寶出門,手機沒電了,找個地方借共享充電寶就行。后來要收費了,想著就幾元也挺便宜的,但現在充電價格越來越貴,我就覺得不太值當了。”市民周女士說。
還有一些市民抱怨道,這些共享充電寶充電不是很快,有時候歸還會出現各種問題,商家應該在提升設備和管理上多下功夫,而不是一味的漲價,又不提升服務質量。
市民賈先生告訴記者,一方面,很多消費者已經習慣使用共享充電寶,不愿意隨身攜帶充電寶;另一方面,5G手機功耗變高,使得大家對充電寶的需求旺盛,這些都是共享充電寶不斷漲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