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想對此說幾句,一直沒有機會,也沒有遇到合適話題。現在正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這個討論,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電商直播帶話本質與過去的電視推銷沒有多大區別。唯一區別一個是直播,隨時可以增加與消費者互動。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容易設局安排特定人購買,以起到示范作用,帶動消費者購買情緒,本質是一種后臺操弄的欺騙行為。另一個是缺乏一點點及時互動而已。
電商帶貨起初出發點是不錯的,電商平臺直播帶貨與線下舉辦銷售活動的叫賣是一樣的。不同就是,一個線上,一個線下而已。另一個差異是線上喜歡名人、領導、大牌效應,或者打造銷售名人、包裝銷售名人等。無論何種手段,只要合規合法把商品真實銷售出去就是業績,目的就達到了。然而,后來就變味了。
后來電商直播帶貨一轟而起,縣長、部長、董事長、更多名人加入進來。這樣的話,背后弄虛作假,做大直播帶貨銷售量的行為就開始滋生蔓延了。電商直播帶貨的轟動與熱鬧場面效應確實可以讓一部分粉絲購買,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鐵粉購買行為必須分析清楚,不僅是商品本身的價值,而是將對帶貨名人的喜愛價值也參加進去了,也就是帶貨名人在粉絲中的公信力價值附在帶貨銷售的商品上了。一旦這個價值消失,回到商品價值核心本身,消費者像在正常市場購買一樣,那么電商帶貨銷售就會被打回其原型。熱鬧一過,沸騰的紅塵終將散去。
無論是電商直播帶貨,還是線下實體店售賣,都不能脫離銷售商品或者說消費者兩大基本訴求:一是商品質量,二是價格便宜,即:物美價廉。脫離這兩個本質必然也是過眼煙云、曇花一現。電商直播帶貨的熱潮正在消退,正在從夢境中醒來回到現實。一個經濟現象包括電商直播帶貨在內一旦開始成為風暴,一旦被惡意或者非惡意爆炒,就離走下坡路不遠了。這已經是一個基本規律,特別是在以移動互聯網為入口的新經濟新科技新金融時代。
理性看待電商直播帶貨,能夠讓商業新模式帶來一些思考。大浪淘沙,最終留在電商直播帶貨平臺的還是起初不忘初心的那波真正做電商平臺帶貨銷售并作出名氣者,奉勸其他人士包括各路名人明星、官員等不要在這個領域耗費精力和浪費時間了。已經看出是徒勞無功的事情就不要繼續跟風炒作干下去了。越早退出,對各方都好,特別是對于凈化電商平臺帶貨亂象最好。
中國人一大炒這個痼疾必須盡快從中跳出來。當然,客觀地說炒作這個問題也屬于正常現象,凡事都要有一個過程,也急不得,經歷越多越豐富,回歸平靜后就越成熟和穩定了。看看世界歷史包括歐洲美國經濟歷史,幾乎都是從炒作中走過來的,按照經濟學講,炒作投機牟利也是經濟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而且是比較高效的方式。姑且,安慰一下自己吧。
在新業態創新不斷情況下,所有人都必須注意新科技的發展動態,數字化的今天離退休人員也要重新學習,否則不僅可能不會坐飛機高鐵公交車出租車,而且連你的養老金都不會查詢,買個菜都不會付錢了。
終生學習的時代已經來臨了,不僅僅是關注電商直播帶貨,而就在你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