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羽
編|王一粟
北京時間3月11日晚間,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港交所股票代號:9618)發布了其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未經審計的 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京東2020全年經營利潤達到為 123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的90億元人民幣上漲36.67%,經營利潤率也從2019年的1.5%上漲至2.1%。京東的凈收入為7458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9.3%。其中,凈服務收入為 939 億元人民幣,占比達到12.59%,同比增長 42.0%。
由于財報大超預期,京東美股盤前大漲,漲幅一路從5%擴張到10%,由于近期大盤仍然調整,收盤漲幅收窄至0.76%。
同一時間,京東集團旗下基礎設施物業管理子公司京東產發對外宣布獲得高瓴資本和華平投資的A輪聯席領投,近A輪的融資總額就高達7億美元。而此前,京東生態已經孵化出數家子公司獨立融資,在半年內上市和擬上市的就有4家——京東物流、京東健康、京東科技、達達集團。
自從2014年上市,京東歷經了多年的虧損后,終于在2019年實現全面盈利,此后就猶如開掛式增長。
(京東自上市以來股價變化,數據來源:富途證券)
復盤京東的2020年,我們發現,京東越來越不像一家電商公司,其與實體經濟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占比也越來越重。
可以說,2020年京東的巔峰時刻,即受益于實體經濟,也助力予實體經濟,這種特質將會在未來五到十年更加明顯。
事實上,不只是京東,整個中國的科技公司都正處在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過渡的轉折期。
2020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京東2020年的業績整體超預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抓住了下沉市場紅利、增強了供應鏈效率,以及非3C品類的收入占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