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2日新媒體專電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4日報道,從大氣層到海洋的最深處,地球高度氧化。但情況并非總是如此,科學家們想知道當前這樣有足夠氧氣來維持地球上所有物種生命的狀況還能持續多久。這個目前很難解答的問題,不僅對地球生物圈的未來影響巨大,還對于在太陽系以外尋找生命具有重大意義。
報道稱,在最近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月刊上的一份新的研究報告中,日本東邦大學研究人員尾崎和海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天體生物學研究所專家克里斯托弗·萊因哈德利用一種新模型回答了上述問題。研究指出,從現在開始算,地球大氣的富氧狀態還將持續約10億年。
尾崎和海解釋說,多年來,我們對地球生物圈壽命的討論是基于我們對太陽恒定亮度和碳酸鹽-硅酸鹽地球化學循環過程的了解而展開的。人們普遍認為,由于過熱和光合作用必需的二氧化碳短缺,地球的生物圈將在未來20億年內終結。如果的確是這樣,那么在不久的將來,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也將下降。但是,尚不清楚確切的時間和方式。
為了研究地球大氣層將如何演化,尾崎和海和萊因哈德建立了一個模擬地球氣候和生物化學過程的地球系統模型。由于這些過程的發展存在不確定性,因此科學家采用了一種隨機方式,從而能夠對富氧大氣的壽命進行概率評估。
尾崎和海對該模型進行了40多萬次更改參數的操作,發現當前地球上的富氧大氣狀態可能還將持續10億年,隨后的快速脫氧作用將使地球大氣回到類似于25億年前著名的“大氧化事件”之前的早期狀態。
尾崎和海表示,“大氧化事件”后,地球大氣層的特征是甲烷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低且沒有臭氧層。到那時,地球可能會變成一個以厭氧生命(不需要氧氣)為主的世界。
報道指出,大氣是一個星球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星球上的生命息息相關。判斷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可探測到的富氧大氣。不過,這項最新研究表明,富氧大氣并非一個與星球生命息息相關的永久性特征,以地球為例,在其迄今為止長達46億年的生命周期里,探測到富氧大氣的時間可能只占20%至30%。因此,專家指出,如果其他星球也是如此,那么人類未來在搜索地外生命時,還需尋找其他的生物特征。
報道最后稱,至少有一點已經很清楚,沒有什么是永恒的,地球上的氧氣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