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3月8日消息,根據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最新報告,蘋果可能將在2022年中期推出MR頭顯設備。
在對蘋果的混合現實(MR)/增強現實(AR)產品藍圖的預測報告中,郭明錤判斷,MR/AR將是下一個定義電子產品的創新人機介面關鍵技術,這也是蘋果高度投入MR/AR原因。
如果從出貨量的角度,他認為未來主流是MR/AR,僅支持虛擬現實(VR)的裝置主要是針對小眾市場。
他預測蘋果的MR/AR產品藍圖分3個階段:
(1)頭盔式產品:2022年中期推出。
(2)眼鏡式產品:最快在2025年推出。
(3)隱形眼鏡式產品:2030年至2040年推出。
根據其推測,頭盔式產品可提供AR與VR體驗,而眼鏡式產品與隱形眼鏡式產品則較可能專注在AR服務。
一、頭盔式產品:重量可降至200公克,售價接近高端iPhone
據悉,目前蘋果MR頭盔式產品目前數個原型機重量為200–300公克。
如果蘋果能夠解決技術問題,最終重量將減少到100-200公克,顯著低于目前所有的VR產品。
此產品將透過配備的索尼提供的Micro-OLED顯示屏與數個光學模組,提供影像穿透式AR體驗,也能提供VR體驗。
由于產品設計復雜度在iPhone之上,因此其售價可能接近高階iPhone相近,估計約1000美元。
相較于iPhone,此產品對EMS的附加價值更高,故和碩(獨家EMS)可望受惠于此趨勢。
這款設備擁有獨立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定位像是可攜式產品,而非iPhone那樣的移動產品。
郭明錤判斷等技術改善后,頭盔式產品也能改善移動性。
他認為,蘋果第一代頭盔式產品的成功關鍵,是針對MR/AR應用提供非常順暢的顯示與操作流程。
另據上個月The Information報道,該產品將配備十多個用于追蹤手部動作的攝像頭,以及兩個超高分辨率的8K顯示屏和先進的眼動追蹤技術。
其攝像頭將能夠通過遮陽板傳遞真實世界的視頻并將其顯示給用戶。
雖然蘋果一直投入重心是AR,但他認為,就硬體規格來看,該產品所提供的沉浸式體驗,有望顯著超越既有VR產品。
蘋果可能會將高度整合此頭盔產品與影像相關的應用 (如Apple TV+、Apple Arcade等)作為關鍵賣點之ㄧ。
二、眼鏡式產品:尚無原型機
蘋果AR眼鏡預計最早會在2025年推出,郭明錤相信目前尚未有原型機。
他推測這款產品可能將采用蘋果獨自開發、類似光波導的技術,提供光學穿透式的AR體驗。
不同于MR頭盔式產品,AR眼鏡的定位是移動產品。同樣,它可能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與儲存空間。
郭明錤認為眼鏡式產品與頭盔式產品的定位不全然相同,未來這兩條產品線可能會同時平行并進。
頭盔式產品能提供絕佳的沉浸式體驗,眼鏡式產品則更著重于提供「移動+AR」的使用體驗。他期待AR眼鏡與Apple Car整合,并提供創新使用者體驗。
三、隱形眼鏡式產品:將電子產品帶入“無形計算”時代
最后,郭明錤展望了未來,預測蘋果將在2030年后的某個時間推出“隱形眼鏡式”產品。
他說,該產品會將電子產品從“可見計算”時代帶到“無形計算”時代,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就技術能見度而言,該產品不太可能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與儲存空間。
郭明錤認為,MR/AR技術將提供創新視覺體驗并重新定義人類創造、處理與接收資訊的行為,這也是蘋果高度投入MR/AR的原因。
蘋果雖早已發布ARKit與讓iPhone/iPad配備LiDAR,但尚未在MR/AR領域取得明顯成功,關鍵在于仍欠缺獨立運作并針對MR/AR使用行為而設計的裝置。
其優勢之一在于生態整合,他相信在蘋果推出MR/AR硬體產品后,將會加速生態與產業成長。
結語:MR/AR長期有望“去屏化”
郭明錤認為,MR/AR產品在開始快速發展的數年內,提供創新體驗的其中一個重要方式是透過與既有消費性電子整合。
長期而言,MR/AR產品具備取代所有配備顯示屏電子產品的潛力,雖這不意味配備顯示屏的電子產品將瞬間消失,但既有配備顯示屏的電子產品的換機周期將會逐漸變長。
來源:天風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