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程序員、產品經理,在科技圈中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作者 | 蘇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以 IT 為圈,在這個圍城之中,尤其是技術相關的崗位而言,男性占比高于女性早已是一種常態。回憶大學時期,作為軟件工程出身的筆者,每個班級中女生占比僅有 10%-20%。同時,據 CSDN 最新的《2020-2021 中國開發者調查報告》顯示,開發者群體中,男性占比高達 90%。
而談及技術崗為何女性占比較少的原因時,古往今來眾說紛紜,有人說,女性邏輯思維不強,不適合需要從抽象到具象的編程的工作;有人說,程序員經常加班、緊急上線,女生體力容易跟不上;有人說,程序員一行是吃青春飯的,女程序員的職業生涯更是短暫......
面對這些討論,圍城外的人在“有人說”之下望而卻步,圍城內的人,她們的真實現狀又如何?
今天,值第 111 個女神節來臨之際,我們將共同走近來自大廠的 6 位程序媛、產品經理的程序人生,并邀請她們分享當代女程序員的職業發展心得體會,也希望能為技術之路上更多的同行者帶來一些借鑒與參考。
技術人生篇
把寫代碼從興趣變成職業,
笑談程序員只有“學到老”才能“活到老”
王澤華 | 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工程師
“把興趣變成自己的職業方向,真的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嗎?”
對于從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之后,留京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已有 5 年的王澤華而言,答案是:Yes !
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工程師 王澤華
這位喜歡旅游、看電影、也正在培養自己健身舉鐵的研究工程師,有很多興趣愛好,但在這之中,要論及最喜歡的愛好,王澤華表示,“從大學學習計算機專業開始,我就很喜歡寫代碼,感覺完成一段優雅的代碼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解決一個困難的問題,我也可以從中獲得快樂。”
也正是因為對代碼的喜歡,王澤華在畢業后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程序員這份職業。
而之所以選擇加入微軟研究院,王澤華表示:“相比傳統的 IT 公司,微軟亞洲研究院更像是一所學校,開放、自由的學術氛圍十分濃厚,大家在這里可以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和項目,你不僅可以接觸到學術界的前沿技術,還可以了解甚至實現產業界的創新發現。同時,研究院“大牛”眾多,隨時都能學習并請教關于最新研究成果的相關知識。由于我不太擅長去處理外部復雜的人和事,更喜歡專注于自己的事情,所以微軟亞洲研究院這種純粹的工作氛圍很適合我,我非常享受在研究院做程序員的工作。”
在回憶起剛加入微軟的那段時光時,王澤華調侃地說道,剛工作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小蝦米”程序員,經常跟著高級工程師們一起做項目并學習。還記得彼時接觸的第一個項目是微軟小英(個性化英語口語學習軟件,通過 AI 語音打分和診斷幫助用戶提高英語口語能力),通過這個項目中,我慢慢地成長了起來——學習正確的開發流程,學習寫合格的工程代碼,學習前端、后端、算法如何銜接等等,到后來可以獨立地完成項目任務,再到現在可以帶領團隊開發和運營新項目“微軟愛寫作”(AI 智能英語寫作工具)。
但是,這期間挑戰、壓力與成功也并存。
挑戰主要來自于在初入職場之際,當從一名學生角色轉換成一個“打工人”時,也正如上文所述,因為不擅長溝通和處理復雜的事情,所以遇到過很多“小挫折”。同時,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經常與上司、同事、實習生等很多人溝通,在溝通過程中,都需要準確地理解對方并且合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沒過多久,王澤華快速地意識到了自己的欠缺之處,并開始學習別人是如何溝通的,也有意識地在溝通中練習,現在已經有了不錯的提升。
此外,在男多女少的技術圈中,王澤華表示她的壓力,并非來自于“作為女性”,而是因為“作為程序員”。新技術層出不窮,更新迭代很快,想要跟上時代的技術潮流,也相信進取、努力的程序員都會感到壓力。
至于當下為何很多女生不敢進入 IT 圈,王澤華認為更多的從業者或在以下三個維度站住了腳步:
第一,覺得寫代碼很難,并沒有很喜歡;
第二,覺得 IT 行業很辛苦,可能要加班;
第三,覺得技術更新快,可能會被市場淘汰,不夠穩定。
對此,王澤華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是第一種,那我不太建議從事 IT 行業,工作還是要選擇自己喜歡做的,畢竟你可能要做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