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一碗拉面3元,15年不漲價”而爆紅的山東“拉面哥”,竟成了不少人眼中的搖錢樹。
不僅“拉面哥”商標被搶注,涉及教育娛樂、廣告銷售、方便食品等領域,還有大批自媒體運營者趕來臨沂的小鎮上蹭熱度、“蹭流量”, “拉面哥”的攤位前常被數百個主播圍堵直播。其中部分人的手段甚至突破法律法規邊界,侵害“拉面哥”合法權利,嚴重影響其家人和村民的正常生活。
從“流浪大師”、理塘丁真到“拉面哥”,網紅被圍觀被蹭流量并不少見。網紅直播平臺迅速躥紅背后,行業亂象也成為政策整頓的重點。目前網紅直播帶貨火熱發展的同時,由于法律監管不健全,直播帶貨中容易出現內容惡俗、虛假宣傳等亂象,并暴露出在金融、稅務監管等方面存在盲區。
在中消協的“典型案例”中,汪涵一場直播帶貨被曝“退款率超七成”;當紅脫口秀演員李雪琴的一場“雙11”直播中,311萬觀眾只有不到11萬真實存在;李佳琦直播間曾出現了“買完不讓換”的“霸王條款”。
在今年兩會上,“網紅直播”的經濟和社會影響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并呼吁通過法律手段,完善相關的金融稅務監管制度,杜絕“網紅經濟”中偷稅漏稅的情況。
“在娛樂至死的互聯網潮流下,產生了諸如‘兒童高額打賞’,‘經紀公司給自家主播刷榜’,‘誘導消費者跟風打賞’,‘直播網紅偷稅漏稅’亂象,‘德不配位’的現象越來越常見,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娛樂至死”大潮來襲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綜藝集團董事長昝圣達也帶來了建議,希望能夠進一步規范網紅經濟的發展。他認為,網紅主播推銷夸大其辭,甚至推銷虛假、偽劣產品,買了問題商品或假貨,沒人負責售后等等。
他援引數據稱,中消協輿情分析結果顯示,2020年“雙11”前后25天,直播帶貨類的負面信息超過33萬條。昝圣達寫道,“記錄生活,拍個段子,雅俗共賞,給你帶來些笑聲,如能帶來思考更好,但這樣的視頻實在太少了,倒是低俗、惡俗表演隨處可見。”
他認為,作為新經濟的一種形態,網紅經濟發展要行穩致遠,必須全社會齊抓共管。首先必須明確直播平臺管理職責,對于一家獨大平臺存在的不正當競爭現象,國家職能部門正在出手管理。
“現在到了對直播帶貨問題嚴重的某些娛樂性視頻、電子商務平臺出手的時候了,必須抓緊明確界定平臺管理職責,劃清黃線與底線、紅線,努力營造風清氣爽的網絡輿論與購物環境。”昝圣達表示。
近年來,網絡秀場直播、電商直播節目大量涌現,成為互聯網經濟中非常活躍的現象和網絡視聽節目建設管理工作需要重視的問題,包括汪涵、李佳琦、李雪琴等頭部主播都曾遭遇中消協“點名”。
據今年2月公布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20年我國網上零售額達11.76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直播帶貨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覷。
另據《2019年淘寶直播生態發展趨勢報告》數據,淘寶直播平臺2018年月活用戶同比增長100%,帶貨超千億,同比增速近400%,且每月帶貨規模超100萬的直播間超過400個,創造了一個千億級的市場;資本方也逐漸認可網紅本身的經濟賦能價值。
稅收制度亟待規范
此外,直播打賞也成為了目前各大互動直播平臺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度的直播打賞金額達到了200億元,稅務制度的規范迫在眉睫。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馬進在一份《關于加強視頻直播相關金融與稅務監管》的提案中呼吁通過法律手段,限制未成年人的打賞行為。
他建議將“消費者通過直播平臺兌換虛擬貨幣行為”定義為平臺向消費者提供技術服務,國家稅務總局應認定直播平臺為消費者開具的充值購買的服務行為。
“用戶通過平臺充值兌換虛擬代幣打賞主播,實質上是由平臺為消費者提供直播打賞。”馬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因此消費者通過直播平臺兌換虛擬貨幣的行為應構成技術服務合同,打賞行為構成消費行為,其充值服務協議中的免責條款涉及侵權。”
目前大部分直播平臺的母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融資進行上市的企業也不占少數,但是其注冊的子公司多半為小微企業,充分享受了相關稅收扶持優惠政策。
為了防止相關企業利用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微企業稅收扶持政策從事偷稅漏稅,馬進呼吁相關部門對于相關“網紅主播”個人所得稅申報進行監察,對有嚴重偷逃個人所得稅的主播,要予以補繳稅款和處罰。
他還建議國家稅務總局強制要求直播平臺將其進賬平臺在稅務部門登記,同時要求平臺和主播經紀人公司建立聯合結算賬戶,所有最終支付給主播的打賞款項均需通過聯合結算賬戶收支結算。
昝圣達補充道,平臺利益驅動推波助瀾,某些直播平臺掌握著大量網紅資源,經常組織頭部網紅PK活動,利用平臺影響力大力炒作,主播也在忽悠粉絲強烈關注。某平臺一次PK紀錄,4分鐘時間,最高的主播收到粉絲打賞的禮物價值達3067.3萬元,平臺對分,就是一筆不菲的數字。還有一次PK,粉絲就給主播打賞了10億分,約合人民幣1億元,主播與平臺各得5000萬元。這種PK煽動性非常大,以致有些孩子偷偷拿著家長的錢打賞主播,數額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也有。
去年以來,國家已經關注到網絡直播等新經濟業態產生的新問題。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范,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范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國家廣電總局于去年11月下發了《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