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記者2月24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2021年,我國全年發射次數有望首次突破40次。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天問一號、多顆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業務衛星發射等令人矚目。
根據該集團公司當日發布的《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0年)》介紹,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天問一號到達火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繞、著、巡”探測;多顆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業務衛星發射,滿足國家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需要。這些重大事件將在2021年譜寫中國航天新篇章。
資料圖。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據了解,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其中,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于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2021年與202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預計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環繞火星成功,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后,于2月24日成功實施第三次近火制動,進入近火點280千米、遠火點5.9萬千米、周期2個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軌道。探測器將在停泊軌道上運行約3個月,進行科學探測,同時為2021年5月至6月擇機著陸火星做好準備。天問一號探測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射以來,已在軌飛行215天,距離地球2.12億千米。
據《藍皮書》統計,2020年,全球共實施114次發射任務,追平1991年以來的發射次數紀錄,發射航天器共計1277個,創歷史新高。其中我國開展39次航天發射,發射89個航天器,發射航天器總質量再創新高,達到103.06噸,較上一年度增長29.3%,發射次數和發射載荷質量均位居世界第二。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王宇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