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尼莫
來源 | 格隆匯新股
提供IPO領域專業資訊,關注格隆匯新股
據報道,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水滴公司)傳將于第一季度赴美IPO。相比幾個月前傳出IPO消息時的40億美元估值,這次報道傳出水滴最新的估值已達百億美元。
水滴公司主要運營互聯網健康保障平臺,核心產品為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保險商城。“水滴籌”幾乎無人不知。近年來水滴公司在商業模式及道德方面的問題一直備受爭議,然而從融資情況看,其廣受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
據天眼查,水滴公司共完成7輪融資,最近的兩輪融資中,D輪融資獲得2.3億美元,由瑞士再保險與騰訊聯合領投,IDG資本、點亮基金等老股東跟投。最新一輪戰略融資中騰訊追加1.5億美元投資。其余投資方包括博裕投資、中金資本等知名投資方。
資料來源:天眼查
看似主打“公益”的水滴公司,以什么盈利?坐擁多位知名投資方的背景,但其依然持續受到何種質疑?
曾經的“流量霸主”
水滴公司本質是互聯網公司。“流量為王”是互聯網盈利的主要邏輯,有了流量就有無限可能。
我們從公司的三大產品入手,水滴公司最先推出的是水滴互助,之后才推出了水滴籌與水滴保險商城,三者形成了“眾籌+互助+保險”的業務閉環。由水滴籌引進流量,后兩者進行流量變現,水滴互助收取管理費并進一步引流,水滴保險商城是主要收入來源,作為第三方保險平臺收取傭金。
2016年,沈鵬創辦水滴籌開創互聯網大病眾籌時代,大病眾籌出現的契機是基礎醫療保障無法抵御重疾風險,而水滴籌為重疾病人群提供一條籌款之路。之后輕松籌、愛心籌等紛紛效仿,表面是愛心捐贈,背后是吸引流量。
水滴籌屬于業務閉環中的引流產品,患重疾的籌款人在水滴籌上發布病歷及個人情況,由親人或朋友在各大互聯網傳播,微信朋友圈為其提供了最大的流量入口,目前已為大病患者籌得近300億的救助款,累計超過3億愛心人士給予幫助。
水滴互助屬于變現產品,同時也能進一步引流。水滴公司通過在水滴籌上獲得流量,引導他們使用水滴互助,用戶可以通過在里面存錢,以分攤的形式幫助患有重疾的人群,相應的,自己如果遭遇了重疾也能得到他們均攤醫療費用,而水滴公司則可以在用戶取款時抽取8%的服務費。
在自身引流方面,用戶只要在水滴互助上存入幾元錢,就能獲得30萬的健康互助金,許多人看到如此“劃算”的交易,自然心動。幾個月后,水滴會要求你存入更多錢,才能繼續享受這30萬的健康金,循環往復。現在市場上的互助產品幾乎都采取了此模式。
水滴保險商城是公司的核心變現出口,為第三方保險銷售平臺。借助水滴籌和水滴互助的引流,水滴保險有不錯的流量基礎,并與60家主流保險公司合作,銷售醫療險、綜合意外險、重疾險、壽險等產品,屬于較為成熟的平臺。
據公司2019年度數據報告,2019年年度新單年化保費超60億元,同比增長近 600%,單月新單年化保費最高8.5億元,新增用戶中,一二線城市用戶增長300%,三線及以下城市用戶增長310%,81%的保費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處于高速發展中。據水滴公司CEO沈鵬在2020年6月表示,水滴保險商城2020年上半年每月的年化簽單保費達到10億元左右,4月、5月實現了單月盈利,實現盈利或許是一個轉折點,畢竟互聯網保險的成本花費較大,根據上市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在2020年之前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直到2020才實現了盈利。
那么在流量端公司遇到了什么問題呢?
水滴公司最好的廣告便是水滴籌上的故事,這些往往都發生在用戶身邊相識的人,大大增加了用戶的留存率。
據2020年Kandar發布的報告,水滴籌在網絡大病籌款行業中具有絕對的優勢,第一提及率占據了六成以上的用戶。但根據沈鵬的公開說法,水滴公司僅有20%的保費來自籌款流量轉化,所以依靠水滴籌在市場中的絕對優勢進行流量變現,效率并不算太高。
資料來源:Kantar《網絡大病籌款平臺行業洞察報告》
在水滴互助上,情況不容樂觀。
由于水滴籌在市場的影響力與水滴互助進入市場的時間較早,截至2019年上半年,水滴互助一直占有市場最高的用戶留存數量,可是當阿里開始發展相互保業務后,借助支付寶自身強大的流量優勢以及全方位的金融保險服務,留存用戶的數量一騎絕塵,截至2020年6月,留存用戶數量已達1億,而水滴互助的留存用戶數量一路下滑,只剩一千萬左右用戶,甚至被360互助趕超。
可以看出水滴公司隨著互聯網巨頭參與互聯網保險行業后,已不再是當初的“流量霸主”。
亟待解決的信任危機
商業模式總結起來,就是愛心引流,做保險生意。在這引流的過程中,可謂是風險頻出,使最初建立的流量優勢漸漸流失,而此時的流量市場,也從增量式發展變為了存量式發展,但不管是哪種現狀,公眾的信任始終是公司流量運營中的核心。
據報道,眾籌公司的銷售人員為了業績在醫院掃樓發生沖突,夸大甚至偽造籌款人信息,網絡上曾出現代寫催淚文案、偽造病歷等等事件,或許這是整個大病眾籌市場上的通病,但確實讓參與水滴籌與水滴互助的人們感到寒心,造成了公眾的信任問題,令眾人懷疑互聯網大病眾籌是否有前途。
法規不健全的前幾年,產品質控方面的問題不斷,存在許多灰色地帶,帶來了公眾的聲聲質疑。
在2020年9月3日,銀保監會打非局對此發文,表明保險市場的互聯網化使非法商業保險活動更難以規制,尤其是近期快速擴張的網絡互助平臺,相關政策將逐步完善。這預示了互聯網保險行業的規范、合法化。
而在此方面的難題則是,對于籌款人信息的核實,需要巨大的人力與技術支持,即使請第三方公司進行審核,也將耗費巨大的成本,水滴公司現在是否有實力解決這些問題,還有待時間的考證。
據水滴公司表示,近期的融資會進一步投資于AI、大數據等科技的應用,這能否對產品質控問題上有跨越式的幫助,是水滴公司取得大眾信任的重要一步。
小結
水滴公司的無限風光與眾多質疑給它未來的發展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騰訊如此重視水滴說明了目前水滴的市場地位與未來的發展前景,水滴公司會繼續在公眾質疑中前進,或是脫胎換骨帶給眾人驚喜,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