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餓了么的騎手們春節還留下來繼續加班,一方面是為了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通過活動多賺一點錢,但沒想到這其中卻是平臺滿滿的套路。
2月19日,餓了么對此進行了道歉,但依舊平息不了網民們心中的怒火。
套路自家騎手,被罵上熱搜
2月18日,一條微博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外賣小哥為了8千多獎勵,不回家過年努力跑單,平臺一個套路就秒沒了”。
事情是這樣的。
今年春節,餓了么為了留住騎手,推出了一個叫《暢跑春節優選系列賽》的活動,全部完成就能獲得8200元的獎金。這個活動是從1月11日至2月28日,一共49天,分成7期,每期7天。
因為獎金不少,很多騎手都放棄了回家過年,在春節期間加班加點瘋狂送餐。但很快,他們發現自己上當了。活動的前五期還算正常,每天大約200多單,但是到了第六期,騎手們的任務量瞬間提升到380單,足足多了100來單。
按照每單20分鐘計算,380單需要騎手一天都不休息,并且每天要工作十七八個小時,才能夠達成。并且第六期的活動時間,正好是大年初四,很多商家都還沒營業,根本沒有那么多單給騎手送。這就導致騎手們根本無法完成任務,也拿不到平臺給的獎金。
有餓了么騎手更是直言:“這不是吃人骨頭喝人血嗎,就是不想發這個獎金唄。”
隨著事件的發酵,#騎手質疑餓了么變相降加班獎勵#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
2月19日下午,餓了么在微博進行了道歉,并表示他們確實在一些城市和商圈的單量預估出現偏差,導致第六期(2月15日—21日)在進行中,這些區域目標偏高。在此真誠向騎士朋友們致歉。
我們已經采取兩項行動:2月21日第六期結束后,會整理出全國所有的訂單有偏差的區域名單,額外增加補償活動,并公布給騎士。還會優化最后一期活動的單量設計,讓更多騎士得到獎勵。
網友:毫無誠意
對于餓了么的道歉,很多網友并不買賬,認為道歉毫無誠意,評論區內更是連連聲討。
有網友表示,“哇塞,不被曝光不會出來解決的吧,壓榨騎手的勞動成本很爽吧,賺了很多錢吧?”
另一位網友表示,“明明系統設置很簡單的事,就是非要把壓榨進行到底,非要輿論曝光才解決。”
還有網友表示,“對你來說8200可能就輕輕松松上半個月的工資,但是對外賣小哥是過年不回家,一單一單跑出來的,從上次的保險到這次正式惡心至極!虧我還是餓了么年會員,我呸呸呸!!!”
就連官媒也下場進行了評論,批評餓了么“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平臺,用游戲化的外衣,把沒有議價能力的騎手們鎖定在“系統”里,暴露了目光的短視。”
700多起相關法律訴訟
去年,《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大火。文章揭露了一個秘密,平臺把工作設置成了一個通關游戲:
“系統都為騎手設置了積分等級體系——跑的單越多,準時率越高,顧客評價越好,騎手獲得的積分便會越高,積分越高,等級就越高,獎勵收入也會更多——系統還將這種評價體系包裝成了升級打怪的游戲,不同等級的騎手,擁有不同的稱號。”
這些操作,都是為了留存更多用戶,不斷壓榨騎手們的配送時間,而正因為時間越壓越緊,騎手們為了準時準點,不得不選擇鋌而走險,每天都在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有外賣騎手如此形容自己的職業:“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
天眼查顯示,餓了么的法律訴訟,排在前兩位的就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和“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前者高達401起,后者高達320起。
圖片來源:天眼查APP
在這些法律訴訟中,大部分的裁判文書都顯示,餓了么都辯解稱,當事人與我公司不存在任何勞動、勞務或者雇傭關系,我公司不是當事人的用人單位,不是本案的適格被告。
這些騎手雖然身穿餓了么平臺的工作服,為平臺拼命工作,但實際上,騎手們多數是第三方勞務公司派遣的。而平臺采用這種用工模式,為的就是能夠不斷壓榨員工,并且在出問題的時候規避風險,將責任甩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2月8日,餓了么還申請了名為“餓魔”的商標……
END
作者 | 在家碼字威斯克
歡迎點擊易簡財經視頻號,看最新視頻~
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易簡財經的文章,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里。
寫文不易,歡迎大家來個素質三連!(分享+點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