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一個月后,保險業的首只紓困專項產品在A股打響了“第一槍”。昨日,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壽資產”)披露,“國壽資產-鳳凰專項產品”當天買入上市民企通威股份7397.63萬股股票,成為該專項產品設立后公開落地的首單項目。有業內人士指出,保險業紓困專項產品的積極入市,對提振投資者信心、維護市場穩定將發揮重要作用。
此前,銀保監會于10月29日披露,“國壽資產-鳳凰系列產品”已在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完成登記,成為保險業首只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的專項產品。
昨日,國壽資產披露,因“國壽資產-鳳凰專項產品”當天通過大宗交易買入通威股份1.9054%的股份,使其所管理的賬戶已合計持有1.94億股通威股份,約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目前,除“國壽資產-鳳凰系列專項產品”的持股外,“國壽資產-滬深300”“中國人壽-股份分紅”也分別持有0.0001%、3.0945%的通威股份股票。
公開信息顯示,通威股份11月30日有三筆大宗交易,賣出方分別為海通證券成都人民西路營業部、華西證券成都龍騰東路營業部以及機構專用席位,分別賣出3797.63萬股(成交價7.88元/股)、1120萬股和2480萬股(后兩筆成交價均為7.56元/股),合計恰為7397.63萬股,與“國壽資產-鳳凰專項產品”的買入量相同。
作為“國壽資產-鳳凰專項產品”首次出手的標的,通威股份是一家兼具“光伏業務+農牧業務”的雙主業民營科技類企業。三季報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13.87億元,同比增9.04%;凈利潤為16.6億元,同比增8.59%。
此外,據公告,截至10月19日,通威股份控股股東通威集團共質押16.3億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1.99%,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80.06%。
國壽資產此前在解釋專項產品的標的選擇偏好時曾明確表示:首先,優先篩選由于股權質押而產生一定流動性風險但基本面較好的優質上市公司,將根據標的公司的自身情況,共同探討最有效合理的投資方案,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最大程度緩解標的公司流動性風險。同時,通過嚴格篩選優質標的和設計風險共擔的投資方案來進行風險防控,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其次,在股東質押比例或資產負債率方面并沒有定量標準,而是進行定性選擇。對行業范圍也沒有限制,但要符合國家的產業轉型方向,比如會傾向于對先進制造業、醫療健康以及消費升級等行業進行投資。
截至目前,除國壽資產設立了200億元的紓困專項產品外,太平資產、人保資產、陽光資產、新華資產、泰康資產也分別宣布成立規模不超過80億元、300億元、100億元、100億元、80億元的專項產品,累計規模860億元。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龍表示,當前,股票價格波動相對較大,保險資金以其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風格入市,有利于減小市場波動性,促進市場的穩定。
此外,監管層也鼓勵險企參與紓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此前,銀保監會表示:下一步,將支持保險機構增加對上市公司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規模,調整和優化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領域的監管制度,對符合國家戰略和宏觀政策導向的項目給予更多政策支持,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和資本性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