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基金業數十年的發展,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私募基金管理總規模達到12.8萬億元,較前1月增加51.26億元。作為資管領域的先鋒軍,私募基金正成為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了解私募基金的優勢,也能更好地進行投資規劃,選擇更加適合的理財產品。那么,私募基金具有哪些優勢呢?
非公開的私募性質
由于私募基金不允許通過公開方式進行發售,因此相較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會借助私下征詢等方式向特定的合格投資者發售私募產品。這一性質使得私募基金的投資目標更具針對性,也更有可能向客戶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投資服務及產品。
降低投資的流動性風險
上一期探討私募基金投資門檻的推文陽誠公開課 | 私募基金,為什么要100萬起投?中提到,由于受基金運作所需資金數量及投資者人數有限等約束,私募基金對每位投資者的認購起點都要求較高,在國內的認購門檻為100萬。這一方面是為了隔離風險承受能力弱的投資者;另一方面,由于私募投資的項目大多有較長的回報周期,需要穩定的資金來源。如果沒有投資門檻,會吸引數量眾多的投資者,而眾多不穩定的資金來源,會加大投資的流動性風險,不利于私募基金的收益。
管理靈活
私募基金相較公募基金有相對較長的封閉期,在封閉期內私募基金不能隨意的進行份額的贖回和退出,這也就意味著基金經理掌握著基金管理的主動權,能在封閉期內對基金進行更靈活的投資管理。
私募基金組織結構、經營機制靈活,日常管理和投資決策自由度高。相對于其他機制復雜的組織機構,在機會稍縱即逝的關鍵時刻,私募基金競爭優勢明顯。
結構簡單
部分私募基金會進行財務杠桿操作,基金運作杠桿可以達到幾倍甚至幾十倍,特殊情況下,杠桿倍數還會更高。通過杠桿操作,私募基金可以擴大資金規模,規避自身資金不足的約束,從而獲取更高額利潤。
私募基金一般由基金管理人負責基金的日常管理及投資決策等,另外私募基金經理的薪酬激勵機制比較完善,除了享有一定比例的固定管理費用外,還可以獲取一定比例的投資利潤。
基金管理的專業性高
私募基金的投資決策與管理涉及企業管理、資本市場、財務、行業、法律等多個方面,其高收益與高預期風險的特征也要求基金管理人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水準,特別是需要有善于發現潛在投資價值的獨到眼光和良好的基金運作管理能力。
私募基金投資安全嗎?
私募基金合同內容復雜,不同產品之間差異較大,所以很多投資者都會有這樣的疑慮:私募基金安全嗎?投資者需要仔細閱讀信托合同,了解關鍵條款。
1)投資門檻--事關能否購買。大多數私募產品的最低認購金額為100萬元,部分大牌私募基金為200-2000萬元不等。若手中只有100萬元的金融資產,未達到大牌私募基金的認購起點,可選擇陽光私募TOT基金。
2)追加投資--事關您如何投入更多資產享有基金收益。通常信托合同規定投資者可以追加私募基金,追加資金最少為10萬元,以1萬元遞加,例如投資者可追擊資金51萬元。不過,也有合同規定追加資金最少為10萬元,且為10萬元的整數倍,例如投資者可追擊資金50萬元。追加資金按照申購日的凈值計算追加份額。
3)費用--事關未來基金的收益和成本。陽光私募基金的費用主要包括:1%的認購費(價外一次收取);1.5%-2%/年的固定管理費用;浮動管理費20%。
4)封閉期--事關您資產的流動性。絕大多數私募基金設有贖回封閉期和準贖回封閉期,其中贖回封閉期一般為1-6個月,期間不允許贖回;準贖回封閉期一般為6-12個月,期間允許贖回,但通常需繳納3%的贖回費。但需要注意封閉期的起始日期,大部分信托合同規定封閉期起始日期為信托計劃生效之日,即申購開放日為起始日期;少部分信托合同規定封閉期起始日為信托計劃成立之日,即私募基金的成立日期。
5)投資范圍與限制--事關你的知情權。從投資范圍來看,一般都包括法律范圍內許可的股票、債券、基金、其他理財產品等。一些設計較激進的產品還可投資融資融券、投資權證。
關鍵詞: 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