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手機之后,近日OPPO內部又啟動運作獨立全新品牌“Realme”。值得一提的是,Realme品牌并不是OPPO的子品牌,而將是一個獨立的公司,與OPPO品牌并行自主運營。
原OPPO副總裁、OPPO海外事業部負責人李炳忠已確認掌舵Realme。這被認為是OPPO“裂變式創業”的再次嘗試。
成立全新品牌獨立運作
根據工商信息查詢,OPPO新成立的公司全稱為“深圳市銳爾覓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1日登記成立,注冊資本人民幣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李炳忠。股權信息顯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OPPO母公司。
從品牌發布,到推出首款產品,再到脫離OPPO獨立運營,Realme只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
而Realme定位也非常清晰,第一站即是印度。2個月前,Realme向印度市場正式推出該品牌的第一款手機Realme 1。據了解,該款手機將在亞馬遜印度上獨家銷售。該子品牌主要針對印度中低端手機消費市場,市場售價將在人民幣950元至1400元這一區間。
Realme有關負責人對外表示,Realme 1在6月1日第一次銷售時,2分鐘便在亞馬遜平臺上售罄。而Counterpoint最新發布的第二季度數據亦顯示,Realme上市僅一個月,就抓住了當地整體市場1%的份額,增速非常快。“印度是Realme走向全球的第一站,也必須在這個潛力巨大且競爭激烈的市場取得成功。”上述負責人表示。
內部創業激發企業活力
作為全球人口第二大單一市場,印度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今年7月,三星電子在印度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手機工廠,與小米爭奪出貨量桂冠。
而另一方面,在國產手機品牌快速擴張過程中,不經意間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在印度站穩市場的OPPO和vivo,去年以來,在印度市場擴張的腳步開始放緩。年初,有印度媒體報道稱,出于盈利方面的考慮,OPPO和vivo已經把提供給當地手機零售商的利潤分成砍掉了40%以上,這導致OPPO和vivo將分別在印度市場失去近萬家銷售網點。盡管OPPO和vivo相關人士均表示,此次調整是因市場發展需要,不會對公司在印度市場的發展產生影響,但外界認為OPPO在印度增長乏力是一個不爭事實。
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打破原有格局,引入一個全新的公司,或許是一個好辦法。而Realme的成立,則被視為OPPO“內部裂變”的一個嘗試。
以小微化、合伙人制為形式的內部裂變式的創業最早興起于互聯網企業,如今為了滿足員工“當老板”的欲望,留住優質人才的同時,激發企業內部活力,這股管理變革的熱潮逐漸蔓延到大型的制造業企業。
只不過對Realme來說,這種“裂變”更為徹底,甚至連員工人事關系也完全獨立。開弓沒有回頭箭,這無異于一場破釜沉舟式的背水一戰,失去了OPPO這棵大樹的庇護,Realme只能往前沖。
事實上,OPPO對于這種“裂變式創業”的操作,早已經駕輕就熟。在更早之前,劉作虎從OPPO出來,成立一加并擔任CEO。
多品牌進軍海外市場
為了覆蓋不同的用戶群體,手機產商除了在原有品牌基礎上增加系列線,還會創立全新子品牌。例如華為和榮耀、魅族和魅藍、中興和努比亞等等。而今天,子品牌也成為這些手機廠商進軍全球市場的重要策略。
在印度,有著需求更加龐大的低端市場,這正是OPPO所缺席的,今年二季度,OPPO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占據10%份額,但在一季度,其市場份額為5.6%,相比去年同期的9.9%跌了不少。與此同時,小米憑借其紅米品牌在印度如日中天,市場份額接近30%,并開始蠶食OPPO、vivo等品牌的線下市場。
OPPO壓力不言而喻,Realme將是OPPO布局海外中低端市場的重要棋子,并與一加形成錯位發展,后者市場定位更為高端。
對于OPPO,一直在悄悄布局高科技前沿研究,設立了美國、日本、中國等全球六大研發中心,有東莞、成都、重慶、印度、印尼雅加達、阿爾及利亞等全球化生產基地,實現了全球人才、前沿布局、全球制造、全球品牌的自我突破和成長。
在5G領域,OPPO早在2015年成立了標準團隊,已發布超過300篇的技術文稿,參加了多個標準化組織,在主要5G技術領域(網絡、終端、應用等方面)有較深的儲備。在國際知名標準組織3GPP中,OPPO提交的文稿數量位居全球終端企業前列,具備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
關鍵詞: OPPO“裂變式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