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的短視頻產品為何命名“抖音”,一直流傳著被“大師給算過”的說法。
4月20日,在字節跳動火山引擎技術開放日上,字節跳動副總裁、算法和數據技術負責人楊震原對此揭秘。
楊震原稱,當時做這款短視頻產品時,有很多候選名字。于是就把產品demo(原型)起成不同的名字,用不同的Logo在應用商店做A/B測試。
“同樣的預算,同樣的位置,這能測出用戶對這個名字的關心程度,吸引力程度,下載轉化率等等。”楊震原說。
做完測試后,得到了一個排名,抖音排名第二。“我們就沒有采納排名第一的名字,大家覺得,‘抖音’長期來講更符合認知,更能體現它的形態,所以就選擇了‘抖音’這個排名第二的選項。”楊震原說。
至于排名第一的名字是什么,楊震原則直言已經忘了。
A/B測試是什么?它是一套基于假設驗證的實驗方法,基本思想是在線上流量中取出一小部分,完全隨機地分給原策略A和新策略B,再結合一定的統計方法,得到對于兩種策略相對效果的準確估計。
舉抖音取名的例子,楊震原是想說明做A/B測試在幫助公司決策時的好處。但最終沒有采納測試排名第一的結果,而是用了排名第二的抖音,說明“它(指A/B測試)也不是完美的,需要補充其他方法一起來用。”
楊震原稱,字節跳動每天同時進行的A/B測試達到上萬場,單日新增實驗數量超過1500個,覆蓋400多個大大小小的業務,截至3月底,字節跳動累計已經做了70多萬次A/B測試。
現在,字節跳動希望把A/B測試作為一款產品,向外界開放。據介紹,火山引擎A/B測試支持客戶端、服務端、推送、網頁、可視化建站等多種實驗形式。
楊震原說,企業應充分意識到A/B測試的優勢和缺陷,對目標選擇適合的評估方法。比如戰略型決策,需要專家角色進行長期的思考;很多細節的決策,如果能做A/B測試,要盡量做A/B測試,并且要關注到量化分析的執行能力,真正做到數據驅動科學決策。
A/B測試是字節跳動火山引擎旗下產品之一,火山引擎承載了字節跳動的企業服務業務。在火山引擎下,還提供有諸如字節跳動的視頻編輯、特效、文字識別、圖像識別、個性化推薦等技術能力。
對于To B業務的發展規劃,在接受采訪時,楊震原稱字節跳動將加強這方面的建設,“要有解決方案的團隊,要有更懂客戶的團隊。”
關鍵詞:
名字
怎么
字節
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