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結算公司近期發布的2月份債券托管量數據顯示,2月境外機構的人民幣債券托管面額達到31524.69億元,較今年1月環比增加956.94億元。至此,境外機構已經連續27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從外資增持的債券品種來看,利率債仍然最受青睞。數據顯示,2月境外機構在中債登國債托管量增加618億元,持有國債占國債托管量的比重升至10.62%。另外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政策性銀行債余額為9870億元,當月增持300億元。2月境外機構投資的債券中,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合計占比超80%。
中美利差被市場認為是外資增持中國債券動力較足的原因之一,但今年以來,這一關鍵因素有所變化。
近期,全球范圍內疫情形勢出現好轉跡象,加上疫苗接種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推進,這導致市場對經濟復蘇的預期加強,通脹預期快速升溫。在此背景下,市場通脹預期抬頭,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迅速走升。3月19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攀升8.9個基點,創下近14個月高點,盤中一度突破1.75%。2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3個基點至0.159%,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3.8個基點至2.476%,創2019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1月下旬起,英、德等發達經濟體的長期國債收益率均顯著上行。
隨著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攀升,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今年以來持續縮窄,利差已由年初的超過200個基點,縮窄至175個基點左右。
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數據來看,雖然中美利差有所縮窄,但目前并未對外資增持行為產生明顯影響。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底,以法人為統計口徑,471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結算代理模式進入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本月新增1家;641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模式入市,本月新增5家。
中金固收分析師認為,考慮到今年2月有春節假期因素,境外機構單月的增持量已經非常可觀。這也顯示出,盡管2月美債收益率大幅回升,導致中美利差收窄,但未妨礙外資積極增配中國債券。
“中國債市正成為全球避風港。”中金固收分析師認為,中國債市與海外債市的相關性很低,相對價值仍較高。在美歐債券收益率快速回升且帶動全球金融市場估值劇烈波動的情況下,中國債市的避風港屬性增強,這是海外央行與主權基金等機構持續加倉中國債券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
經濟日報
外資
連續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