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國愛肝日,今年的主題是“愛肝護肝、防治結合、遏制肝炎”。
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李蘭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老年人的肝臟問題不僅關系到他們的自身健康,也影響著家庭的幸福,所以,還是要正視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如果有高危行為應該盡快主動篩查,對于已經確診的患者應該積極、規范地進行治療。病毒性肝炎并不可怕,乙肝是可以控制的,丙肝是可以治愈的。我建議,發生過高危行為的中老年人,應該主動篩查,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多方攜手,推動中國病毒性肝炎防治 乙肝、丙肝的傳播途徑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發生與以上傳播途徑有關的高危行為,都可能會造成乙肝、丙肝的感染。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須刀、共用牙刷、修足、文身和打耳洞等行為,可能因黏膜破損而出血,也會造成乙肝、丙肝病毒的傳播。
如果感染了乙肝、丙肝病毒,沒有及時開展抗病毒治療,就會有發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的最新數據,肝癌已經位居我國癌癥發病率的第四位,且肝癌在癌癥死亡率中位居第二位,由乙肝引發的肝癌的比例高達92.05%。
自《“健康中國”2030行動》實施以來,我國一直在加大力度控制和降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水平,同時提高創新藥物的可及性,多款創新藥物通過醫保談判的方式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推動中國病毒性肝炎防治計劃,除了政府的支持與投入,還需要醫療機構、制藥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多方努力和配合。抗病毒領域全球領先的生物制藥公司吉利德科學便是其中的一份子。自2017年開始在中國商業運營以來,吉利德科學已在國內成功上市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領域的5個創新抗病毒藥物,其中3個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此外,吉利德科學還持續投入,大力支持全國范圍的病毒性肝炎公益篩查、檢測和義診活動,并聯合國內領先的醫學診斷、藥品經銷企業共同發起“傳染病診療一體化公益行動”,以期提高公眾對病毒性肝炎的重視程度,推動疾病的早診早治、規范治療。今年3月18日全國愛肝日期間,吉利德科學聯合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大型丙肝義診活動。本次活動持續6天,將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100多家醫院,預計本次丙肝義診將惠及超過7000名患者。
“為公眾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的世界是吉利德的目標。公司成立30余年,已研發超過25種創新藥物,取得了多個醫學上曾認為不可能實現的突破,改變了對患者的治療”,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金方千表示:“我們深知,推進科學研發、擴大藥物可及只是改善公眾健康的一個方面,吉利德將繼續發展并加強與各界的合作,支持提升醫療水平和公眾教育,普及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減少歧視,幫助更多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乙肝診療迎來新標準,尋求治療應“與時俱進”目前,國內約有9000萬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2800萬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要消除慢性乙肝,中國還面臨很大的挑戰,且慢性乙肝患者正在呈現老齡化的趨勢,如果中老年患者沒有盡早開展抗病毒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將大大增高。
關鍵詞:
全國
預防
肝癌
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