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在農業快速發展中,如何打好種業翻身仗?3月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供給,關鍵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核心是種子和耕地問題。
唐仁健稱,我們的種子是有基礎。最近一段時間種子問題很受關注,但請大家放心,國內的種子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夠滿足的,尤其是在“有沒有、保生存”的問題上。“比如兩個最基本的口糧(水稻、小麥),完全用的是自主的品種,而且產量還不低。外資企業和外國進口的種子,分別占比不到3%和1%。所以種子問題不像前段時間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危急。”
他同時表示:有差距。“關于種子問題,國內在有些品種、領域和有些環節上,確實與國外仍有差距。”為此,農業農村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打種業翻身仗的行動計劃,力求經過10年左右努力,盡可能打贏這場翻身仗。
他透露,種業翻身仗的關鍵是種質資源。“目前畜禽種質資源庫正在立項。漁業的已經開建,種植業作物的大約今年9月份就能建好,建成后種質資源的保存量能達到150萬份,數量上超過美國。”
第二是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盡可能推動原創技術、底盤技術取得突破,把核心種源掌握在自己手上。
第三是培育一批商業化的、“育繁推一體化”的種子企業,對小散亂現象予以重整和規范。
第四是抓好國家級的種子基地建設。
第五是管好種子市場,保護知識產權,尤其對于套牌侵權的行為,要嚴厲打擊。
關鍵詞:
農業
農村部
部長
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