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成了中國票房號召力最強的演員。燈塔專業(yè)版數(shù)據顯示,截至2月26日15時,沈騰參演的電影票房收入達207億元,成為中國首個200億元的“票房先生”,而他參演的電影僅有18部。
有不少人認為,以沈騰為代表的喜劇人走向大銀幕,代表了中國喜劇電影的勝利。
喜劇確實是中國觀眾更偏愛的種類,開心麻花、大碗娛樂也趁著東風迅速崛起,站到了電影市場的主流位置。一位資深數(shù)據平臺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票房的角度看,中國的電影分為幾類:大部分平庸的電影票房在5億元以內;故事講不清楚,但有流量明星主演的,票房約在5億元-10億元;劇情、演技均在線的,基本能拿下10億元-20億元票房;如果能感染到觀眾情緒,讓受眾產生廣泛共情的,才有爆款潛質。”
春節(jié)檔還是好檔期嗎?中國電影市場在2021年開局就屢創(chuàng)紀錄,燈塔數(shù)據顯示,截至2月26日15時,2月單月票房達116億元,創(chuàng)造了中國電影市場單月票房新紀錄,也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月票房紀錄。2月份的票房盛宴受益于春節(jié)檔,目前本月票房前三名分別是:《你好,李煥英》(45.43億元)、《唐人街探案3》(42.09億元)、 《刺殺小說家》(8.28億元),均上映于春節(jié)檔期間。
春節(jié)檔是業(yè)內普遍認為可以創(chuàng)造出爆款電影的熱門檔期,也是一年中觀影人數(shù)最多的檔期,但對于片方來說,春節(jié)檔還是好檔期嗎?在過去很多年中,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現(xiàn)在卻未必。
“誰都知道春節(jié)檔的火爆,這段時間競爭也是最為激烈的,每家片方都把最重磅的電影拿出來,能上春節(jié)檔的絕對都是多方博弈后的‘大制作’。過去哪怕是一部票房預估千萬元級別的爛片(口碑較差)只要上了春節(jié)檔,也能混出幾億元的票房。”一位不愿具名的影視公司CEO認為,今年春節(jié)成了寡頭時代,很多人都說是“口碑驅動票房”,但事實上票房低的電影口碑也不差。
也有不少人為《刺殺小說家》《人潮洶涌》的票房憤憤不平,這兩部影片在豆瓣、淘票票、貓眼三家平臺的平均得分為8.17分、8.33分,排在歷年春節(jié)檔電影口碑前列,但票房收入卻只有8.28億元、3.77億元。
從創(chuàng)作陣容來看,《刺殺小說家》主演為雷佳音、楊冪、于和偉。導演為路陽,曾指導過《繡春刀》《金剛川》,是近年來的新銳導演之一。該片改編自雙雪濤短篇小說集《飛行家》中的同名短篇小說,具有良好的劇本基礎。
關鍵詞:
200
票房
先生
劇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