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浩思動力Horse Powertrain承辦的第五屆車用動力系統國際論壇在上海開幕。論壇經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聯合指導,共設1個主會場、3個技術分會場及1場圓桌論壇,累計發布40余場專題報告。首日下午的圓桌論壇以趙福全教授(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提出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難的時代"為開場,匯聚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長安汽車CTO張曉宇、浩思動力CEO Matias Giannini、中汽中心原副總吳志新、豐田汽車環境能源技術戰略部副部長尾山俊介、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6位行業領袖。嘉賓們就車用動力技術突破、產業鏈協同及全球化戰略展開思想碰撞,在剖析挑戰的同時聚焦實踐路徑,為行業轉型構建了前瞻性視角。
全球布局的戰略實踐
當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國際化是無法繞開的話題。尾山俊介分享了豐田汽車的中國實踐:“本土化的關鍵,是要理解中國用戶需要的產品是什么,傾聽中國客戶的心聲,由中國技術人員進行開發、生產,這非常重要。”
Matias Giannini則從產業分工角度提出全球協作方案:“必須聯合力量,與一級供應商合作?!彼ㄗh整車企業應聚焦核心能力建設,主機廠要決策最具價值的重點,如軟件定義汽車、人工智能、互聯互通。他表示,浩思動力Horse Powertrain會通過整合全球資源在動力系統領域服務汽車主機廠,為汽車行業專業分工模式提供有利實踐案例。
李慶文則系統闡述了中國汽車的全球化路徑。他強調本地化深耕的戰略意義:“不能把貿易出口當成重點,要練就要練就印度、泰國、巴西等地實現本地化的本領。我們應該拋棄追趕思維,轉向開創性引領,創造世界第一的技術、產品與模式?!?/p> 此次圓桌論壇與會嘉賓的對行業發展的認識,充分表達了幾點共識:通過“兩專兩新”技術路徑為動力轉型提供方法論;通過“行業協作機制”構建產業生態基準;通過“本土化開發”與“全球本地化”,指明國際化方向。當中國汽車人從“追趕誰”的思維定式中解放出來,將真正聚焦“開創第一”的技術突破與模式創新,產業必將迎來更高質量的發展新階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