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2025全球時空智能大會(WGDC25)在北京正式開幕。千尋位置CEO陳金培發表題為《時空智能賦能數字世界新范式》的特邀演講,并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李德仁等嘉賓共話時空智能未來。
陳金培演講主要內容摘錄如下:
伴隨AI浪潮,時空智能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任何時期。無論是高級輔助駕駛,還是近期爆火的機器人,這些設備不僅具備自身的思考決策能力,跟整個現實世界的交互性得到了明顯的加強。如果說人工智能是負責思考和決策的“大腦”,那么時空智能就是負責感知和行動的“小腦”。
千尋天生是一家為“機器人”而生的公司,希望能為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提供能力,并不直接服務于自然人。在陳金培看來,汽車是裝了輪子的機器人,飛機是裝了翅膀的機器人,其他場景里應用的智能設備,統稱為機器人。
2019年9月,千尋位置在全國四個機場做了“時空智能,共創數字中國”廣告。2019年9月,我們第一次做了線下的廣告,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個中國科技人流最集中的國際機場,提出“時空智能”。那一年,也是千尋第一次在全球范圍內提出時空智能。
時空智能最大的想象力,不僅停留在“萬里之遙”的高空衛星中,更應該在天下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和煙火生活里。千尋位置首次貫通時空智能基礎能力全鏈路并形成星地一體、云芯一體、軟硬一體的“三體”技術能力,建設遍布全球的時空智能基礎設施,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時空智能芯片、可獨立部署的昆侖鏡時空智能操作系統,目前已經為全球23億智能設備提供服務,服務于ABCDEFG(自動駕駛、共享兩輪車、智能手機、低空經濟、安全監測、農業、地理信息)等多個領域,助力北斗規模化應用,為人類更美好生活持續創新探索。
目前千尋產品與服務正在與AI大模型全面融合,三個代表案例:
低空經濟:基于長周期積累的衛星原始觀測數據,自研電離層AI模型訓練,能在太陽黑子活動期,準確預測電離層變化趨勢。自研大氣推理模型,并基于北斗衛星觀測數據和微氣象數據,精準預測未來一小時降雨,保障各類低空飛行器安全飛行。
智能巡檢:通過部署千尋視覺大模型、馳觀云端大模型、馳觀邊緣端模型,實現全交通場景多目標邊緣端聯合實時識別,準確率、召回率優于90%。
具身機器人:發布時空智能三體套件,融合北斗時空智能基礎能力、視覺系統、慣性導航系統以及超寬帶(UWB)等技術,以及基于數字孿生的環境感知和地圖先驗信息,為機器人感知、規劃與決策提供技術底座。
今天,時空智能已經變成很多人的共識。作為戰略級基礎設施創新, 時空智能需要“十年磨一劍”的耐心。千尋還會持續投入,基于時空智能基礎設施,持續開放催動生態全域生長,迎接人類社會創新的重要機遇。
千尋位置是全球領先的時空智能科技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8 月。公司基于北斗衛星系統(兼容 GPS、GLONASS、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利用遍布全球的 6000 多座 GNSS 星基/地基增強站,自主研發的智能算法、芯片及大規模互聯網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厘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納秒級授時的時空智能服務,累計接入終端設備超過 23 億。公司同時具備多傳感器算法協同、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智能駕駛、低空經濟、具身機器人、智慧城市、行業數字化升級等提供云芯一體、數實融合的全棧時空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
本屆大會以“時空智能重構世界”為主題,首日吸引超千名來自商業航天、低空經濟、衛星應用、地圖與位置服務、智慧出行、VR大空間、地理空間情報等時空智能產業相關領域的頂尖科學家、產業精英、投資人及技術開發者齊聚一堂,為變革時代的產業跨界融合發展提供創新洞見,共探AI+時空技術演進與躍遷。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李德仁作為WGDC大會名譽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