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數據、算法已經成為推動當前時代發展的三大要素,其中算力更是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力。為推動算力產業高速發展,深化算力應用能力,我國在上層規劃中,十分重視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工作。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每秒1.97萬億億次浮點運算(197EFLOPS),已高居全球第二。
作為算力的重要載體,云計算是我國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的關鍵。而央企、國企更是發展云計算的“主力軍”。作為中國移動基于自研先進技術打造的云品牌,移動云早在云改戰略實施初期便明確了通過“管戰建”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的協同經營思路,同時制定了3年之內躋身國內云計算第一梯隊的目標。在云改第三年,移動云在市場規模、算網布局、技術創新、行業賦能等方面持續領先,實現了進入行業第一陣營的預期目標。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云計算白皮書(2023年)》顯示,2022年移動云公有云laaS市場份額全國排名已經躍居第三。
加速算力基礎設施構建
移動云高速發展的根源,在于其算力基礎設施的布局和建設能力。依托中國移動的資源統籌能力,移動云以“4+N+31+X”的全國分布式云資源布局響應了我國東數西算戰略布局。目前,移動云已部署超1000萬核vCPU,建設了21個中心節點和18個省級節點,在全國已上線近40個直管資源池,并在四大熱點經濟區發布6個3AZ高品質資源池,納管超3000個邊緣節點,算力規模達到9.4EFLOPS,其數據中心能力實現了對我國“東數西算”樞紐節點的全部覆蓋。
推進算網深度融合
為了實現算力的“泛在化”應用,移動云不斷加速實現算網跨越式發展,使算力、網絡能夠一體化深度融合。為此,移動云通過引入AI引擎、數據湖等核心技術,向上實現了各領域原子能力組合和算網一體化服務支撐;向下實現了泛在算力的跨層跨區域融通和網絡跨地域、跨專業拉通,并以此構建出算力網絡體系的核心中樞——算網大腦。通過算網大腦,移動云能夠對算力和網絡資源進行統一編排、調度、管理、運維,以此提取各個行業、領域中的業務場景,使算力服務從“資源式”轉變為“任務式”,進而能夠通過構建東視西渲、東數西存、中訓邊推等服務充分調動閑置算力,降低運營成本及用戶使用成本。
自研創新關鍵核心技術
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移動云始終堅持以自主創新攻關技術“高地”。通過對定制化服務器、虛擬化、分布式計算和云管平臺等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和原創,移動云“大云”操作系統成功突破國外商業軟件壟斷。作為超高性能、穩定易用、成本集約、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礎底座,移動云“大云”操作系統能夠滿足公有云、私有云、全棧專屬云等多種交付方式的實際需求。此外,為了順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潮流,移動云還基于原創COCA架構實現超算并網,并通過DPU、GPU、HPN三大單元,面向大模型場景打造出一套全棧自主可控的系統,以此抓住云計算技術的未來定義權,推動我國智算產業的發展成熟。
加速算力服務落地應用
依靠自研可控、自主創新的技術路線,移動云不斷豐富著自身的產品矩陣。目前移動云上線的自研產品已超230款。其中基于第三代磐石服務器+磐石DPU、混元架構的第五代移動云云主機睿頻高達4.1GHz,計算性能行業領先,包轉發率達5000萬PPS,位居國內第一。而基于移動云強大算網資源的云電腦,在算力、成本、安全等方面也完成了突破式升級,其≤0.01ms的響應時間領先業界。根據此前IDC發布的《中國虛擬桌面軟件及云服務市場跟蹤報告》(2022H2)顯示,國內DaaS市場中,移動云以18.65%的市場份額,高居第二。
依托性能領先的云計算、云存儲、云安全產品,移動云不斷加速為政企、醫療、教育、交通、工業、鄉村等多個行業與領域打造出更多的標桿級行業應用。僅國辦政務云服務方面,移動云就助力搭建了多個國家部委級平臺以及全國超一半的省級政務云。其中,移動云承載的國務院國家政務平臺目前能夠直通四十余個國務院部門、打通31省、提供超500萬服務事項,有效地解決了跨地區、部門、層級政府服務信息共享難、業務協同難等問題,真正通過數智化治理,讓算力惠及民生百姓。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持續推進,算力也將如水、電一樣,成為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資源。而移動云也將通過優化算力網絡布局、加速攻關前沿科技持續推進算力服務的泛在應用,從而為我國數字化發展按下“加速鍵”。更多產品詳情請登錄移動云官網進行了解→https://gwyydc.cmecloud.cn:8106/t/UaHo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