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近來發布了最新一期財報,其中有關研發投入的部分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海光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海光總研發投入為206,710.0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0.42%。如此大規模的投入,無疑表現了海光對自身研發團隊的信心,海光擁有研發技術人員1,283人,占員工總人數的90.42%,其中大部分都來自領域內的老牌大廠。
大投入和強團隊,讓海光有機會構建自身的技術池與護城河。財報里也披露了海光技術專利的一些相關數據,例如發明專利325項、實用新型專利70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證書157項、軟件著作權190項等等。
海光在2016年拿到AMD CPU當時最先進的ZEN架構授權后,這幾年來基于x86交叉授權模式的高迭代彈性,逐步完成了技術的消化吸收,也獨立開發了三代產品實現商業化應用。客觀來看,海光的產品是目前國內市面上性能生態最好的,并屢屢能在行業大單中分得一杯羹。
當然,這幾年間也陸續存在一些質疑的聲音,不光是對海光的,還有對其他國產芯片的。但自改革開放以來,“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路數就是百業振興的核心戰略。我國的航天、高鐵、核電等行業,都是這樣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芯片產業,亦是如此。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