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傳統的職業可能會被取代。然而,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領域,ESG崗位招聘火熱,部分月薪達到15萬。那么,ESG的“高薪”崗位是輿論噱頭,還是求職就業的新風向呢?
近日,致同咨詢ESG與可持續發展合伙人陳賢接受采訪,從ESG服務商的角度解讀ESG崗位以及ESG從業者所需具備的能力。以下為陳賢觀點摘錄。
ESG是一項“技術+管理”的復合工作
目前,ESG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兩類公司。一類是上市公司,很多在企業內部設立了投資者關系/ESG戰略管理等相關崗位。第二種是服務于上市公司的第三方機構。其具體的工作內容有哪些呢?
從ESG服務商的角度來看,陳賢認為,在國際ESG機制成熟的市場,ESG服務商的業務結構主要涵蓋ESG數據、ESG評級、ESG標準化平臺類產品、投資組合ESG分析工具、定制化ESG解決方案等服務。
國內ESG的市場機制還在逐步形成中,第三方機構提供的更多是ESG戰略規劃、ESG風險管理、ESG評級診斷及提升、ESG報告披露、ESG報告鑒證、ESG盡職調查、ESG投資、可持續金融、可持續供應鏈、生態產品估值、碳中和規劃、碳減排方案、碳排放管理、碳資產開發和管理、ESG系統開發等服務。ESG崗位工作可能涉及上述內容。
想要匹配上述工作內容,陳賢認為:首先,第三方機構的ESG從業者需要對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興趣,認同ESG的改善和提升能給客戶和社會帶來益處,并愿意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其次,由于不同行業所涉及的ESG風險和重要議題不同,ESG評級體系需考量行業差異性,同時各個國家或地區的ESG監管政策有所不同,從業者需要很強大的快速學習能力、政策理解能力、信息和數據分析能力和知識管理能力。
再次,從業者需要具備較強的領導力、組織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與各種利益相關方進行有效溝通,理解利益相關方需求和關注點,幫助客戶推動ESG變革。
“總之,ESG工作是一項‘技術+管理‚的復合工作,既要有環境、合規、財務、IT、數據分析等不同學科的技術專長,又要有全局性的戰略思維和國際視野。因此,自我成就型求職者更容易獲得青睞,因為他們目標明確、不斷進取、勇于挑戰、關注工作價值和結果。”陳賢說。
轉換賽道要做好職業規劃
隨著ESG越來越受重視,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與ESG相關的培訓業務,也在近年來興起。對于有著專業背景的財會人,是否可轉換賽道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呢?
陳賢提到,在ESG市場不太成熟的時候,ESG工作要求不高,企業招募ESG人才主要從內部進行培養,機會較少;一旦ESG市場活躍起來,專業化要求高時,企業更傾向于外聘ESG人才,機會較多。希望轉入這一賽道的求職者,要作好充足的準備。
“這類求職者至少應該在某個職能或技術崗位具備一定的技術經驗,并在管理崗位上對企業的行業環境、經營思路、產業鏈、業務模式、發展路徑、管理架構等有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如果只是剛畢業就從事ESG工作,可以貢獻的價值有限,對ESG的理解可能也會存在局限。”
在ESG崗位需求爆發的時代,對于有著專業背景的財會人,ESG是一條很有發展前途的新賽道。陳賢建議想要從事ESG工作的財務人員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對財務工作和ESG工作的差異有充分的理解。同時,主動學習,多儲備一些ESG知識,不斷積累和豐富對ESG的認知,跟進ESG發展的最新動態。
“優秀財務人的職業發展是沒有天花板的。財務人員希望轉換賽道,首先要在職能或技術崗位上,將企業經營管理看透看明白,能夠通過財務的專業技能支持好業務的發展,這樣在轉換賽道后才能在ESG的新賽道里具備不同于其他背景人員的專業技術優勢。”陳賢說。
來源:《中國會計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