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工業互聯網行業解決方案平臺,在推動制造業企業加速轉型升級中肩負重任,起到了加速器作用。全國政協委員、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當前我國在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落地過程中,在產業鏈關鍵產品、生態體系發展、解決方案落地等方面還面臨“堵點”。陳志列結合研祥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為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提出了建議。
2018年以來,“工業互聯網”連續五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2020年提到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2021年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2022年提出要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工業互聯網技術不斷突破,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型基礎設施支撐,對我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對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陳志列告訴記者,我國在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落地過程中還面臨著一些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目前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本上都是以國外的基礎工業體系為基礎,工業互聯網平臺所依托的工業控制設備、工業軟件、工業網絡、工業信息安全等產業鏈關鍵產品主要由外國企業掌控,在邊緣感知、網絡通信、平臺搭建、邊云協同、數據分析、區塊鏈等關鍵技術上也存在空心化、短板化、空白化等現象。二是我國工業互聯網整體生態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生態體系發展要素比較匱乏,面向各個制造業行業應用的綜合性平臺尚未形成,缺乏可以落地的行業解決方案和典型樣板。
為加快推動我國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并向高質量發展,逐步走向全球中高端,結合研祥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多年經驗積累及行業實際應用案例,陳志列圍繞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建設,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一是要加大力度支持工業互聯網領域民營制造業頭部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建立科技創新協調機制,引導工業互聯網領域民營制造業頭部企業牽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擔國家重點研發、國家各類創新計劃、共性基礎研究等項目,提前介入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體系;加大工業互聯網領域民營制造業頭部企業在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中的參與比例、資金支持比例;圍繞產業特點、產業延伸方向、產業融合難點等開展研究,保證研究更切合實際,保障基礎研究成果能直接進行成果轉化,讓這些頭部企業起到更多的創新示范作用,縮短從前沿創新到應用實踐的周期,加快實現科技成果“從1到100”的產業轉化。
二是發揮國家部委的指導作用和聚集優質資源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出臺政策充分激勵工業互聯網領域民營制造業頭部企業發揮引領作用,聚集高校、研究機構等眾多優質資源,組建集政、產、學、研、資、用、中介為一體的技術開發聯盟,瞄準工業互聯網邊緣接入、應用發展、專業化平臺建設等關鍵技術和重要設備進行聯合攻關,支持龍頭企業聚焦工業互聯網的高價值應用,對特定場景進行深度分析挖掘,優化設備、設計、生產、經營等環節,加快產業生態鏈的建設和完善,為產業集群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建樣板、樹典型,推動工業互聯網行業解決方案的普遍應用落地。
關鍵詞: 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