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具有更穩定實時、經濟安全的優勢。”27日,智慧物聯與產業賦能高峰論壇作為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主題論壇之一在重慶舉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劉江川在論壇中介紹,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就地提供本地化服務。因應用程序是在邊緣側執行,在節省帶寬的情況下,可以滿足行業在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需求。
“對數據流與信息流的實時處理需求催生了電網邊緣智能計算。NavigantResearch預測,到2027年,電網邊緣計算和分布式智能市場將達65億美元。”劉江川以電力行業為例講到,邊緣計算在泛在電力物聯網中的代表性應用包括預測運維、安防監控、儲能智能化配置、電池后臺監測系統等。
“萬物互聯是無所不及的網絡鏈接,萬物智聯是無處不在的智能協同,萬物賦能代表無所不能的數字演進。”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曉飛表示,在智能制造方面,邊緣計算能應對工業制造中響應時延、風險控制、隱私保護等問題;在智慧車聯網領域,邊緣計算可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低時延、高速率的服務。“整合邊緣計算、云計算優勢的‘端邊云協同’將成為智能產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
“智能工廠需要監控系統、自動化倉儲管理解決方案、機器視覺、機械臂制造解決方案等。”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加拿大工程院、加拿大工程研究院三院院士VictorC.M.Leung在論壇中以亞馬遜、寶馬的自動化倉庫運輸車為例表示,“我們對智能工廠的愿景包括定制化生產,有一支協同生產的機器人團隊,機器人具備用于自主運作、協同其它機器人的本地化計算智力與無線連接,用于數據分析、算法更新與模擬的云計算、邊緣計算,通過自主運輸工具及時交付零件和成品等方面。”
在車聯網方面,VictorC.M.Leung認為,車聯網可以提高運輸安全性、減少道路擁堵、降低出行時間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讓司機了解道路情況、讓乘客娛樂放松。“支持無線智能交通系統的車聯網是智能社會的關鍵要素之一。”
“政府在產業賦能方面發揮的作用關鍵是對信息技術基礎的搭建。”重慶兩江新區招商集團副總裁、招商合作局副局長李光表示,重慶兩江新區正全面建設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在工業互聯網方面帶動周邊技術發展,為萬物互聯提供重要支撐。“產業賦能也好,大數據賦能也好,最需要數據中心,目前兩江新區在建的數據中心有100萬臺服務器,將對今后的大數據發展提供很重要的基礎。”
“物聯網時代,醫療也正在向精細化、科學化發展。”重慶微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段文彬在論壇演講中介紹,在醫療領域,可采用RFID(高速射頻識別)等物聯網技術給血液標本一個“身份證”,結合血液標本物聯網智能管理系統,可使采血流程由挑選試管、打印標簽等15個環節縮減為智能備管、自動分揀等4個環節,識別50支樣本信息僅需2秒,可大幅度提高采血效率,賦能智慧醫療發展。
“物聯網是未來,應用是載體,也是我們的機會。”重慶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美國史迪威國際戰略咨詢集團總裁李曦在論壇圓桌對話中說,“比如在石油領域,物聯網的科技應用對生產提供了很大便利。在石油采集端,通過應用物聯網,可以在手機上監控到每口油井的運作情況,降低管理成本;應用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提升傳統的加油站、加氣站,可以監測分析員工和消費者行為習慣,對員工進行針對性培訓,對消費者推出定制性優惠。”
智慧物聯與產業賦能高峰論壇由重慶市委統戰部、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重慶大學、重慶歐美同學會承辦。(劉心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