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現如今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網絡安全產業的創新和發展不容忽視。近日,第三屆“中國網絡安全與信息產業金智獎”在北京發布。多位院士專家、企業高管在會議發言和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的創新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國產處理器、操作系統等基礎軟硬件開始規模化應用,網信市場正在孕育著爆發式增長。
同時,面對當前網絡安全發展的新形勢新格局,我國網絡安全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更加復雜嚴峻的挑戰,需要從頂層設計、人才培養、財稅政策和市場環境等多方面綜合施策,以保障和促進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沈昌祥:
加大網絡安全重點企業和項目投入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網絡空間是國家的主權,網絡不安全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政治安全。
沈昌祥表示,希望國務院、各省和直轄市政府統籌規劃,加大網絡安全重點企業和項目的投入,實施網絡技術研究開發和利用,推廣安全可信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保護自主知識產權,產學研結合。
王文勝:
網信產業成驅動經濟發展的
重要引擎
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文勝表示,在過去一年里,網絡空間事件紛繁復雜,人工智能、區塊鏈、5G、量子通信等具有顛覆性的戰略性新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基礎應用持續深化,數據泄露、高危漏洞、網絡攻擊、智能犯罪等網絡安全問題也呈現出新的變化,嚴重危害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社會穩定與民眾隱私。
王文勝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發展和治理不斷開創新局面,網絡空間日漸清朗,信息化成果惠及億萬群眾,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主張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網絡安全與信息產業日益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引領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突破和飛躍。
然而,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信息鴻溝仍在拉大;世界范圍內網絡犯罪、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公害。
王文勝認為,對于不斷發展的網絡空間,我們的已知遠遠小于未知,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網絡安全態勢的把握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在新興科技日新月異、治理體系多元多極的形勢下,網絡空間的安全風險形勢會更加嚴峻復雜。
馮燕春:
應加快推進國產自主可控替代計劃
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馮燕春表示,目前是網信自主可控技術創新歷史性發展的時機,應加快推進國產自主可控替代計劃,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
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技術領域的突破,以及智慧城市、無人駕駛、車聯網、智能制造等新應用場景的逐步拓展,國產處理器、操作系統等基礎軟硬件已在網信存量市場里開始規模化應用,網信市場正在孕育著爆發式增長。需要創新評測方法和機制,適用自主可控的發展和推進。
馮燕春談到,在2018年5月21日的網絡安全自主可控發展與推進研討會上,倪光南、陳左寧、廖湘科、鄭建華等院士共同發起自主可控安全共測倡議。其主旨是呼吁自主可控技術產品開發生產者、應用者、測試者、監管服務者共同直面發展中繞不開的安全性挑戰,本著自發共擔、自愿共聚、自鍛共造、自律共諧的精神,通過高壓強的安全挑戰和錘煉,逐步提升我國自主可控技術產品的安全能力。共測目的是給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技術產品,其結果是能夠增強信息技術產品的安全性能,促進企業的創新能力。這種共識被社會普遍認可,就會客觀形成上下游企業相互接納的生態環境。
馮燕春還提出了開展共測工作的建議,即建立自主完善自主可控產業生態鏈,切實統籌自主可控評估標準,讓行業共測需求驅動提升整體水平,帶動整個產業布局升級,促進信息技術自主可控產業生態體系建設。
陳曉樺:
促進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需綜合施策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秘書長陳曉樺表示,經過各方面的不斷努力,我國網絡安全技術和產業已取得重大進步,為保護國家網絡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在市場上取得一定規模的推廣應用。
但是,面對當前網絡安全發展的新形勢新格局,我國網絡安全技術和產業的發展面臨著更加復雜嚴峻的挑戰,在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完善產業生態環境、財稅政策、相關標準統一、發展方向、人才、成本、資質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綜合研究分析成果,從“問題導向”和注重“可操作性”的角度,陳曉樺提出了促進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若干建議。
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完善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還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大幅提高國家信息化建設中網絡安全投入比重,擴大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加大對網絡安全產業稅收優惠力度;拓寬網絡安全企業融資渠道,引導企業做專做優,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鼓勵網絡安全技術創新,適應信息化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發展趨勢;減少網絡安全行業重復檢測認證,減輕企業負擔;更要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打造出海發展渠道;建立暢通的網絡安全政企渠道。
董貴山:
打造“安全、有序、高效”的
政務信息網絡空間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專家董貴山表示,政務信息網絡空間是國家網絡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務信息化發展和演進的新階段,涵蓋黨政機關電子政務內網、電子政務外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網絡系統、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以及社會治理和服務領域的關鍵信息系統,是支撐黨和政府依法執政、社會治理、為民服務的重要設施。
他表示,我們應解決異構身份管理和統一信任服務、信息的安全共享交換、大數據治理、數據生命周期保護、敏感信息的隱私保護、基于大數據的網絡安全監測和智能化決策和響應,面向云平臺、大數據中心提供安全和密碼服務,面向多職能部門監管等政務信息網絡空間安全需求,打造“安全、有序、高效”的政務信息網絡空間,而密碼云服務化是適應新時期政務信息網絡空間安全需求的關鍵。
董貴山還強調,保障政務網絡信息安全,要明確相關主管部門,對政務信息網絡安全和密碼服務行業,明確各自對應的職責;出臺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制定清晰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在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開展大數據密碼應用的示范工程;在國家層面,制定完善密碼服務云平臺相關的標準規范,在信安標準、密碼標準、行業標準之間構建相互銜接的標準體系;增強測評體系、測評規范建設,制定政務信息網絡安全和密碼服務測評相關制度;建立密碼服務資格審查制度,在政務信息網絡等高安全領域采用準入審查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