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旗下速賣通公布2018雙11戰績。 供圖
天貓雙11已經越來越邁向全球化。11月15日,阿里巴巴旗下速賣通公布2018雙11戰績:累計有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通過速賣通參與購物狂歡,近三分之一國家和地區的買家數實現翻番。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持續走強,沙特、阿聯酋、波蘭表現突出。非洲爆發空前的電商潛力,雙11交易額增長78%。
數據顯示,海外“剁手黨”的瘋狂,絲毫不輸國內。開場一剎那,164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涌入速賣通平臺,在5600多萬商品“海洋”中徜徉。一小時內,199個國家和地區的買家果斷下單。最后一分鐘,仍有138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不下火線”,刷新歷史。
統計顯示,俄羅斯人囤了6192條保暖秋褲,以色列人儲備了5387雙防臭鞋墊,沙特人為家里添置了7464多個燈泡,波蘭美女“剁手”13855個美妝蛋,法國人買了975張漁網……
雙11期間,全球下單數前9位買家,在速賣通下了15859單,共花掉110余萬人民幣。最土豪的那位,一口氣付了20多萬元。而全球第一位下單買家來自俄羅斯,買了一枚女士訂婚戒指。
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上的多米尼克、奧爾德尼島、英屬印度洋領地、東帝汶等偏遠海島國家,第一次出現“剁手黨”。來自地球最南端、最北端的235位消費者,一共下了1669單。
四分之一位于非洲、亞洲、中東等地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交易規模增幅超過50%。尤以沙特阿拉伯、阿聯酋、波蘭表現最為突出,波蘭買家數和交易額均比去年多了一半。
沙特榮獲全球“最土豪買家”稱號,客單價增長37%。阿聯酋也不遜色,客單價增幅30%,該國最土豪的買家入手一臺價格3535美金的多功能打印機。
非洲地區今年雙11“剁手”開銷同期增長78%。其中,北非增速最快,高達156%,東非國家的交易規模最高。
今年雙11速賣通的一大特色是,“本地商家”表現搶眼。西班牙本地商家交易額比2017年雙11增長超100%,成交客單價接近去年的4倍;俄羅斯本地新商家首次“參戰”,便貢獻了總訂單數的10%。
速賣通還首次試水線上線下融合。比如與英格列斯百貨在西班牙搭建雙11快閃店,與服裝品牌佐丹奴為迪拜人提供“線上下單、線下試衣取貨”的新零售體驗。
更大的突破是,速賣通首次幫助海外商家“賣全球”——土耳其的毛衣賣到了俄羅斯。預計明年3月,土耳其商品到達俄羅斯人手里的時間將縮短至7天。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最近一次致股東信中說:“最終我們的目標不只是從中國賣往世界,而是從世界賣往世界,由此誕生一個真正全球化的平臺。”
據介紹,速賣通聯合菜鳥、螞蟻等阿里生態業務,在提升海外支付、物流等方面深度協作,為全球買、全球賣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雙11海外行至半程,近半速賣通賣家已發貨,萬噸商品搭乘50余架次包機和其它航班,迅速飛往莫斯科、列日等目的地。
“海外倉當日達”成了標配。開鑼不及半日,莫斯科、迪拜、巴黎等地均已實現首單送達;來自莫斯科郊區的一位父親,半天內收到給女兒的Crocs拖鞋;34歲的迪拜小哥卡邁爾在商場拿到佐丹奴特制的“雙11”T恤,距離他在速賣通下單僅過去2個小時。法國首單用戶則是來自巴黎郊區的Oliver,他為自己買了一臺中國智能手機。(完)(趙小燕 胡亦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