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絡上興起的網紅經濟,在二次元世界也有了對應的映射:虛擬偶像經濟。
10月23日,老牌游戲巨頭巨人網絡宣布進軍虛擬偶像市場,并將推出首位虛擬主播Menhera Chan,表示計劃每年投入上億元資金,從內容制作、游戲研發、商業演出、衍生品開發、授權合作等多方位打造虛擬偶像,挖掘虛擬偶像IP價值。
就在同一天,二次元直播互動平臺克拉克拉(KilaKila)舉辦兩周年虛擬偶像發布會,克拉克拉董事長劉子正,在宣布公司已完成1.2億元融資的同時,宣布克拉克拉將布局虛擬偶像互動,打造“虛擬偶像互動平臺”,計劃在本月底上線虛擬直播功能,并開放虛擬形象定制服務。
一夜之間虛擬偶像成香餑餑
巨人和克拉克拉都在布局的虛擬偶像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可能沒什么概念,不過二次元人群對此卻不陌生。
簡單來說,虛擬偶像就是基于動漫而打造的具有人設的虛擬明星。在二次元發達國家日本,虛擬偶像已經成了成熟的產業鏈。全世界最熟悉的虛擬偶像是“初音未來”,這位日本虛擬歌姬號稱“虛擬世界第一天后”,“她”在70多個國家運營,擁有超過6億粉絲,在全球各大城市舉辦了40多場演唱會,給日本創造了100億日元(約5億人民幣)的消費,身價接近10億。
不過,中國本土虛擬偶像市場尚處于萌芽階段。2012年開發“初音未來”的雅馬哈公司試圖把她的成功復制到中國市場,找代理公司開發出洛天依等五個虛擬偶像,不過一開始并沒有什么反響。2016年2月,洛天依登上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才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甚至接下了大量廣告代言,成為中國第一個盈利的虛擬偶像。正是看到“洛天依”的成功,2017年中國一下有14位虛擬偶像與組合出道,目前中國市場已有超過20位虛擬偶像存在。
巨人網絡和克拉克拉進入虛擬偶像市場,可謂正當時。
讓虛擬偶像做直播可行嗎?
不過,克拉克拉與巨人網絡、雅馬哈和其余虛擬偶像玩家思路都截然不同。一般的虛擬偶像玩家都是像動漫公司一樣打造IP,在內容制作、游戲研發、商業演出、衍生品開發、授權合作等各環節布局,克拉克拉則從虛擬偶像直播切入。
讓虛擬偶像參與直播,不是沒有先例。今年1月,虛擬偶像And2girls安菟女團成員夏行美在生日當天,就通過虎牙直播平臺獻上了全球首場虛擬偶像的游戲直播。不過,打開任何直播平臺我們都很難看到有虛擬偶像常態化的駐點直播,核心原因在于將虛擬偶像應用到直播存在關鍵瓶頸。
第一個是制作成本高。一個虛擬偶像生成的技術投入在1000萬左右。如果要讓虛擬偶像去參演節目、舉辦演唱會、出席綜藝節目甚至扮演動漫角色,則又有新成本。虛擬偶像的養成,跟當下流行的組合養成一樣燒錢。
第二個是親和力不夠。在當前的技術限制下,虛擬主播經常會出現動作捕捉不流暢、3D建模渲染效果粗糙等問題,而且虛擬偶像往往不能做到和粉絲實時互動,無法滿足粉絲看直播的實時性互動需求。
用虛擬偶像直播撬動二次元市場
紅豆Live今年1月更名KilaKila,今年5月,KilaKila有了中文名“克拉克拉”。克拉克拉已成為事實上的第一聲優互動平臺,其月活達到1000萬,729聲工場、光合積木等行業內頂級聲優廠牌和SCC7000、瑯聲雅集等網配團隊都已入駐。聲優互動平臺不是克拉克拉的終極目標。從名字就能看出其野心是在A站和B站外開拓“K站”,再做一個獨特的二次元社區。這一次兩周年發布會上發布虛擬偶像直播的最新戰略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二次元已是內容行業的熱門賽道,2017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3.08億,其中97%都是90后、00后。對于巨頭而言,它既迎合了當前各家抓住年輕人的用戶發展戰略,本身也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正是因為此,BAT都在此埋下重兵。
騰訊投資的嗶哩嗶哩大獲成功并于今年IPO,最新市值35億美元。快手收購了A站,今日頭條收購COS繪畫小說社區“半次元”,愛奇藝在2013年便啟動二次元戰略,克拉克拉則有微博的戰略投資。
克拉克拉基于獨特的用戶基礎和平臺氛圍,從第一聲優互動平臺轉型到二次元互動興趣社區是水到渠成,虛擬偶像直播則可以讓二次元社區快速活躍起來。一方面通過吸引第三方知名虛擬偶像入駐;另一方面有望形成大量獨有虛擬IP,基于此可向虛擬偶像綜藝節目、虛擬偶像演唱會、虛擬偶像動漫節目等等環節延伸,最終撬動二次元市場的大蛋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