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青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為逐步解決該省少部分貧困戶“因窮而要,因要而懶,因懶而窮”的惡性循環,青海省利用“互聯網+”加大就業扶貧措施,創新就業扶貧方式,助力該省脫貧攻堅。
青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日前會同中國聯通青海省分公司、北京諾信云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大數據及互聯網+人社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協議》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社會力量參與”的原則,以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數據庫中的貧困勞動力為對象,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就業培訓、就業指導、就業服務等工作,進一步提升貧困人口精準就業的質量和水平,幫助貧困人口“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青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優勢,通過互聯網采集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信息,建立貧困人口就業數據庫,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對貧困戶求職者提供識別、對接、培訓、就業、跟蹤分析等“一條龍”式的跟蹤服務模式。
同時,該《協議》還將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互聯網+就業扶貧”,專門拿出一部分崗位為貧困人口解決就業,擴大貧困人口就業范圍和渠道;簡化貧困人口就業流程,讓貧困戶求職者能就業、快就業、方便就業、滿意就業。通過求職者就業后工作表現獲得相應扶貧信用積分,扶貧信用評價將與求職者今后的就業、創業、貸款、社會福利等有效銜接,逐步解決少部分貧困戶“因窮而要,因要而懶,因懶而窮”的惡性循環。(完)(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