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地雞毛的共享出行也熬到了要上市的時刻。
4月24日,哈啰出行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納斯達克上市。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今年2月就有哈啰出行欲赴美上市募資10億美元的消息傳出,但哈啰當時予以否認。
哈啰出行成立于2016年9月,是共享單車領域的后來者。與掀起橙黃大戰的摩拜和ofo不同,哈啰出行曾經的打法是“農村包圍城市”。而現在它即將成為第一家要登陸資本市場的共享單車企業。
共享單車仍是營收支柱
共享兩輪是哈啰最早開展的業務。
招股書顯示,2020年哈啰出行共享兩輪的收入為55.03億元,占當期總營收的91%。但這個最大的營收來源,面領著增速放緩。2020年哈啰共享兩輪業務營收的同比增長為21%,但2019年這個增速是115%。
不過,哈啰的共享兩輪業務在2019年已經實現毛利轉正。去年和今年的毛利率都超過6%。這與共享單車的持續調價不無關系。
以北京為例,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早在2019年4月15日起,哈啰單車就將起步價從每30分鐘1元錢上調為每15分鐘1元。而在哈啰出行之前,小藍、摩拜等共享單車當時都相繼上調了價格。
4月24日,《華夏時報》記者看到美團單車和青桔單車目前的起步價都是30分鐘1.5元。但截至發稿,哈啰方面尚未就2019年4月15日后是否在北京地區還有所提價回復記者。
不過,共享兩輪并不是哈啰的全部。
招股書顯示,哈啰出行2020年完成9450萬次順風車服務,總交易額69.7億元,相比2019年增長138%。作為對比,共享兩輪2020年的交易額近58億元。
但客單價更高的順風車,在2020年營收僅有4.6億元,雖同比增長131.2%,但不足哈啰出行總營收8%。需要提及的是,2020年哈啰順風車的毛利為3.8億元,同比增長167%。
而據記者了解,除順風車外,哈啰還涉足共享助力車、全網叫車、本地生活服務等領域。招股書還顯示,2017年使用哈啰服務的用戶在當年平均交易額為13.1元,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已提升至70.6元。
螞蟻持股36.3%
哈啰在共享單車炙手可熱的時候并不矚目。但哈啰熬過了橙黃小車的逐漸銷聲匿跡,又與后起的青桔、美團三足鼎立。
來看哈啰的整體業績表現。招股書顯示哈啰出行在2020年營收達到60.44億元,同比增長25.3%。但2019年48.23億元營收的同比增速卻是128%。
雖然營收增速放緩,哈啰出行的毛利卻在逐漸向好。2020年哈啰出行的毛利為7.15億元,同比增加70%。而2018年,哈啰出行的毛利為-11.47億元。但2020年,哈啰仍凈虧損11.3億元,同比收窄近25%。
而相較另兩家單車友商背后站著的美團和滴滴,哈啰背后也有巨頭支持。
招股書顯示,本次IPO前,螞蟻集團全資子公司Antfin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是哈啰出行第一大股東,持有公司36.3%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此外,哈啰創始人兼CEO楊磊持股10.4%,GGV資本管理合伙人、哈啰出行董事符績勛持股6.1%。此外,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復星國際、紀源資本、春華資本等也是哈啰的投資人。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哈啰出行所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22億元(約2.94億美元),上年同期所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3.57億元。
這看起來不足以為共享出行大戰提供充足的炮火。而從融資來看,楊磊曾透露2019年底哈啰出行完成一輪新的融資。此后,哈啰在2020年沒有公開宣布融資的記錄。但友商的融資腳步沒有放松。2020年4月,青桔單車完成10億美元融資,其中8.5億美元來自滴滴內部,1.5億美元來自君聯資本和軟銀。美團創始人王興則提出共享單車是2020年核心的投資領域。
哈啰的上市意味著,共享出行領域的戰爭將更加激烈。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