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全球(2021.04.23)
日企研發“打好疫苗”的菜苗
日本大型蔬菜種苗公司Berg Earth將擴大蔬菜種苗業務,這些種苗提前接種了防病植物疫苗。該企業計劃在福島縣內的基地建設種苗和疫苗生產線,目標是到2022年使年產量達到80萬棵,比目前增加6成。
病毒性疾病會導致黃瓜的果實變形,甚至整株枯萎,已在日本全國成為一大問題。Berg Earth將通過普及“打了疫苗”的種苗,來推動農戶提高生產效率。
植物疫苗是指,向黃瓜等蔬菜種苗噴灑已降低毒性的病毒(弱毒疫苗),以完成接種預防病害。正常接種的種苗會產生抗病毒性,感染同種病毒后不會發病。Berg Earth從2008年開始與從事疫苗制造開發的微生物化學研究所展開合作,并已開始銷售接種了植物疫苗的黃瓜種苗。
據Berg Earth介紹,全日本的黃瓜播種面積約為1萬公頃。據推測,蚜蟲等媒介會導致約1000萬棵黃瓜感染“黃瓜花葉病毒”等,會引起葉片枯萎或果實變形。Berg Earth認為,收獲量減少等造成的損失達到100億日元以上。
接種了疫苗的幼苗1棵在250--260日元左右,比通常貴3-4成。Berg Earth正在實際的農戶黃瓜田里開展病毒的調查。給確認已感染病毒的農戶提供試用苗種,讓他們實際感受預防效果,從而正式下單。除了現有的蔬菜苗客戶外,還在西日本等地新開拓客戶,目標是到2026年銷售100萬棵以上,占到推測感染棵數的1成。
Berg Earth與京都微研銷售對應3種病毒的黃瓜疫苗。今后將共同開發應對其他病毒的疫苗。還計劃在中國推廣,2021年內將在中國共同申請專利。Berg Earth社長山口一彥表示:“如果使用疫苗的話,還可以減少殺蟲劑的使用量”。
印度涌現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初創企業
為了抗擊新冠病毒大流行,去年印度政府采取了嚴厲的封鎖和限制措施。印度企業創始人開始擔心,這些限制措施將使他們陷入嚴重的資金短缺之中,這可能會損害他們的業務擴張、支付薪水甚至維持運營的能力。
盡管新冠病毒病例激增,威脅著經濟復蘇,但一年后的今天,印度企業家們的心情卻大不相同。印度的初創企業,現在正處于前所未有的資金豐收期。數據平臺Tracxn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的前四個月,就出現了11家獨角獸公司,這意味著它們的估值至少達到了10億美元。僅在四月份,便有5家初創公司達到了這一里程碑。相比之下,2020年全年才有13家,2019年僅有10家。印度超級富豪科技領袖的隊伍正在迅速膨脹。
這一繁榮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老虎環球(Tiger Global)和軟銀(SoftBank)等公司的大力投資,這些公司正在向印度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業務注資。據報道,印度一些最成功的初創公司——包括Flipkart(印度最大電子商務零售商)和Zomato(印度美食推薦平臺,印度版大眾點評)今年正在探索上市的機會。
這股投資熱潮源于印度數字經濟的崛起。該國有超過7億名互聯網用戶,仍有大約5億人尚未上網,這在市場上創造了巨大的潛力。同時,新冠大流行又改變了人們的購物習慣,推動了網上購物,加快了企業的數字化進程,為科技企業家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但是,許多行業專家擔心,這種看似無止境的融資周期最終可能會導致收益遞減,他們說,印度的初創生態系統需要盡快開始,向投資者展現出穩定的利潤和健康的退出。
雪絨花資產管理公司(Edelweiss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首席執行官Radhika Gupta說:“印度的初創公司需要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才能生存。即使是谷歌或亞馬遜也無法僅靠客戶數量來生存。”
本田汽車新社長力爭到2040年新車銷量100%為電動汽車
本田汽車的新社長三部敏宏23日表示,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40年,將電動汽車(EV)和燃料電池汽車(FCV)的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提高到100%。
三部敏宏在自4月初擔任社長以來的首次記者會上表示,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將占公司所有主要市場銷量的40%,到2035年將占到80%。
三部敏宏上任之際,正值汽車技術加速向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轉變。一貫以節油內燃機聞名的本田汽車在去年8月推出了第一款量產全電池汽車。
三部敏宏表示,該公司還計劃到2030年在主要市場的所有車型中都安裝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本文編譯自日本經濟新聞、CNN、路透社)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周雨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