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博鰲論壇的“熱詞”,在日前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隨著智能科技進一步創新升級,數字經濟正走向產業數字化,而這背后的核心動力——人工智能,也將在政策和數字經濟發展多重推動下,迎來紅利變現期”,更成為與會中外企業代表和嘉賓的重要共識。
據《2021愛分析·產業數字化廠商全景報告》分析闡明,產業數字化轉型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的過程。隨著產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激發了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據工信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超過16.6%;到去年年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8%。業內普遍認為,數字化是傳統經濟發展必由之路,在傳統產業升級關鍵時刻,產業數字化作為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一體兩面,占據著重要地位。國內人工智能企業影譜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數字化轉型階段,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作為重要核心動力,正在持續為多產業智能化升級賦能,企業應積極抓住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賦予的時代機遇。
堅持源頭核心技術的創新被普遍認為是決定產業數字化成敗的重要因素。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分論壇時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家及地方已出臺多項政策旨在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快速發展。近5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持續高速增長,年增速維持在35%以上。未來,隨著更多規模化、普惠型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平臺建成,整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將進入發展快車道;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輝談及人工智能發展時也同樣指出,未來5至10年將是人工智能的紅利變現期。
以影譜科技為例,其始終以產業數智化為目標,開創了視覺技術場景化的全新商業模式,助力產業實現數字技術應用及數字化轉型,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服務和解決方案的同時,彌補數字經濟趨勢下的數字鴻溝。
隨著智能技術持續突破,行業應用將不斷落地,我國也將以更快速度進入到數字智能時代,并推動中國人工智能迎來黃金十年。與此同時,人工智能也將面臨現有技術體系和框架仍未突破過去60年積累等挑戰。在未來產業應用發展中,我國人工智能將不斷解決越來越重大社會命題,并重塑在全球產業鏈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