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機構不斷地成立、注銷,最短的時間只有半年,并且在不同地點開設門店,而背后的大股東都是同一個人。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近日,浙江省寧波市消保委發布首期案例曝光式消費警示,點名“靚馥”“紋研”美容誘導消費者進行美容網貸,讓其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
體驗時被勸網貸近2萬元
近日,寧波市消保委接到消費者黃女士投訴,稱其2020年10月5日在網上看到“芊馥國際妊娠紋修復中心”廣告,廣告宣稱修復妊娠紋效果俱佳,并提供52元體驗券。
次日,黃女士按照廣告指引來到位于寧波市鄞州區中河街道鄞縣大道東段南苑環城酒店18樓的“婧紋美容”,服務人員表示可以修復80%,并出示了簽約合同,還表示可以代為辦理貸款,利息很低。黃女士先刷卡支付了3052元,并將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手機交給服務員操作,下載“即分期超G會員”APP后,按照服務員給予的提示語錄制了自愿貸款用于美容消費的視頻,并進行了網貸簽約。黃女士總共貸了1.88萬元,分18個月還,每個月連本帶息還款約1330元。
直至2021年3月,黃女士已還款4期,接受妊娠紋修復4次。但由于每次修復時異常疼痛,相關部位伴有紅腫與滲血,不見效果,黃女士提出不再進行修復,要求停止借貸。她原以為事情就此停息,沒想到卻收到催款信息,要求她盡快還貸,否則將影響到個人征信記錄。黃女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無法停止借貸的情況下,向警方和寧波市消保委求助。
大股東多家公司經營異常
寧波市消保委調查發現,與黃女士簽訂合同的“婧紋美容”的主體為“寧波紋研美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紋研美容公司),該公司在合同上標稱“芊馥國際妊娠紋修復中心”。紋研美容公司于2019年12月17日成立,注冊資本10萬元,法定代表人吳某某,其持股比例99%,公司位于鄞縣大道東段1288號1805室,于2021年3月5日注銷。
蹊蹺的是,2020年7月27日,在紋研美容公司隔壁的1806室成立了寧波靚馥無紋美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靚馥美容公司),注冊資本10萬元,法定代表人游某某,股東仍為吳某某,持股比例99%,這家公司于2021年3月3日注銷。
美容店服務人員為黃女士辦理網貸的“即分期超G會員”APP由即科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經營,該公司于2021年2月更名為上海即科智能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即科公司)。即科公司2020年10月6日提供的助貸服務為黃女士和賬戶管理機構盛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銀金融)辦理了金額為1.88萬元、還款期數為18個月的貸款。該筆貸款于當年10月12日匯至紋研美容公司開戶賬號。
在調解過程中,寧波市消保委工作人員與即科公司取得聯系后,對方表示協助黃女士按貸款合同約定退貸銷賬。最終,黃女士于4月8日完成還款并取得結清憑證。但工作人員試圖聯系吳某某,卻一直聯系不上。
相鄰的兩家美容公司,由同一個人任大股東,注銷時間僅間隔兩天,且負責人一直聯系不上,引起了寧波市消保委的懷疑。無獨有偶,就在寧波市消保委聯系吳某某受阻之際,浙江省臺州市消保委也接到了多起關于臺州芊馥美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芊馥美容公司)的退費投訴。該公司于2019年11月7日成立,注冊資本10萬元,法定代表人梁某,其持股比例10%,吳某某持股比例90%,公司于2021年3月4日發出注銷備案公告準備清算,現由于涉及多起投訴,暫緩清算注銷,擬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臺州市消保委同樣因無法聯系到吳某某,致糾紛調處受阻。
新手法設幌坑害消費者
寧波市消保委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通過剖析該投訴,發現有五大特點:
涉及的經營者進入、退出市場頻次高、時限短。寧波市消保委調查發現,被消費者投訴的紋研美容公司的大股東吳某某,在浙江省的寧波、臺州、溫州、嘉興等城市,以及江蘇揚州、福建廈門、河南鄭州、安徽合肥等多地持多家美容經營企業大額股份,這些企業大多于2019年8-11月和2020年6-7月兩個時間段成立,于2020年9月-2021年3月注銷,經營時間短的不足半年。
經營者看似正常退出市場,實則埋下糾紛隱患。吳某某持股企業普遍注冊資本10萬元,其持股份多為80%-99%,企業法定代表人大多未由其擔任。上述企業中除溫州、揚州芊馥美容公司列入經營異常,臺州芊馥美容公司擬列入經營異常,嘉興芊馥美容公司正在進行簡易注銷公告外,其余均已注銷。然而,以寧波市為例,企業注銷之后,此前預收款并未完成服務,給消費者造成損失,埋下糾紛隱患。
預付式美容經營運作手法由圈錢跑路升級為悄然滅失法人資格。與頭一天還在瘋狂辦卡,第二天就關門失聯的經營手法不同,所涉公司正常成立與注銷,然而快速、高頻、短暫、多地的開業、關閉,其目的仍是蓄意設幌、圈錢謀財,但手法更隱蔽,承擔法律責任與風險更小。
未取得醫療美容資質涉嫌從事醫療美容,因法定代表人身份滅失難以對原公司定性追責。從事妊娠紋等修復,使用儀器修復之處紅腫滲血,這些美容的手法與造成的后果與生活美容不同,涉嫌提供醫療美容,定性這一經營行為是否為醫療美容,需要衛健部門檢查定性。然而,由于公司已注銷,沒有法定代表人身份,要查實定性經營行為有一定難度,要在定性基礎上再追責則難上加難。
美容與網貸風險迭加,讓欠缺風險意識的消費者的權益一損再損。網貸服務鏈條長、地域廣、風險高、代價大。作為引流的紋研美容公司注冊地在寧波,助貸公司即科公司注冊地在上海,金融公司盛銀金融注冊地在遼寧沈陽,一旦產生借貸糾紛,消費者向相關方主張權益有跨越地域的成本。美容消費本身已含的三重風險。妊娠紋修復是醫療美容還是生活美容,經營者是否具有醫療美容資質,操作人員是否取得醫療執業資格,消費者不明確、不知曉。貸款美容后,美容機構服務沒有履行完就注銷,消費者無法預料與防范,但仍要背負還貸責任。合同內容極其簡單,缺乏對經營方的追責條款,比如服務時長、服務頻次、每次結算費用與記錄、如未達到服務效果的違約責任、退費約定等都沒有明確,有的即使明確了,也是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義務。
目前,寧波市消保委正積極開展后續處理,并將投訴線索提供給相關部門,開展調查處置。寧波市消保委還將為消費者提起訴訟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