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長江入海口北翼的江蘇省南通市,有超過2000家危化品相關企業。長期以來,如何監管危化企業,及時發現企業非法生產、非法儲存的情況,是當地政府面臨的嚴峻挑戰。
據南通市政府介紹,傳統的危化品監管,是“各管一段”的方式:6個環節涉及到9個委辦局,不同委辦局,負責不同環節的監管。這種“九龍治水”的方式,造成了危化品監管方面的共享難、發現難、協同難,使得傳統危化品監管存在潛在盲點。
2020年,轉機來了。作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首批試點城市”,南通市政府基于京東的“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建成的全國首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下稱“指揮中心”)投入使用。
如今,指揮中心設立了專門針對危化品管理的“危化品全流程監管”創新應用,智能監管危化品全流程。
從“九龍治水”到智能監管 精細化管理賦能城市品質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行動目標以來,國家層面就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以精細化管理賦能城市品質提升”也被列入2021年重點工作之中。
南通市政府通過政府層面體制機制創新,依托京東云“大數據+AI”先進技術,打造了全國首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指揮中心的落成,是南通市政府和京東智能城市的一次共同嘗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中心打破數據孤島,匯聚南通市75個部門、10個縣市區的數據。全南通市交通運行、公共安全、環境污染等情況都在一張大屏幕上實時呈現。一旦城市出現突發情況,指揮平臺可以及時下達指令到具體執行部門,迅速處理。”
其中,指揮中心下設的危化品全流程監管創新應用,匯聚了9個委辦局、3個化工園區(開發區、如東洋口、如皋)的18個業務系統的數據,有效減小危化品監管過程中的盲區,打破了過去“九龍治水”的局面。并利用京東云特色的時空數據挖掘和多源數據融合技術,建立了多達34項監測預警項,可對非法企業、非法倉庫等監管隱患進行精確制導和發現,進一步提升執法效率。
統計顯示,危化品全流程監管系統自去年上線至今年2月共發出1817項監測預警,其中車輛異常駐留點296項、企業證照數據異常848家、疲勞駕駛261條,非營運車輛異常軌跡410項、車輛夜間違規駕駛1項、車輛未按規定路線行駛1項。
全面打通“一屏統攬” 構筑智能城市堅實底座
危化品全流程監管是南通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所實現的功能之一。除此之外,該指揮中心不僅融合了12345、數字城管、網格化的職責,還和市大數據管理局“一體化運行”,打通各部門之間的數據,開發了包括危化品全流程監管、產業鏈健康度分析等十多個城市應用場景,服務于城市建設與治理。
基于以上舉措,指揮中心“生成”了一張總體態勢圖以及黨建、社會治理、文明城市、高質量發展、交通、警務、城市管理、政務服務、應急管理等16張專題圖,提供“匯聚共享、智能搜索、集約服務、分析研判、監測預警、聯動指揮、行政問效”的功能。全南通市交通運行、公共安全、環境污染等情況都可在一張大屏幕上實時呈現,一旦城市出現突發情況,指揮平臺可以及時下達指令到具體執行部門。
與此同時,指揮中心向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搜索找信息、分析研判推報告、監測預警報風險、社情民意知民聲、行政問效核指標”等以AI強支撐的輔助決策體系。不局限于指揮中心大屏,城市管理者可以在PC端、手機端及平板上隨時掌握城市運行態勢,實現科學研判決策、遠程指揮調控。
“基于京東的智能城市操作系統,我們把南通市域治理這項工作進行創新,從而實現決策科學化、服務精準化、高效化的目標,使南通的市域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南通市政府表示。
推出“一核兩翼”體系 打造智能城市核心基礎“動脈”
南通市與京東智能城市共同打造的首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通過科技創新實踐落地,獲得了未來整個行業可復制化、可定制化的成熟操作經驗,在全國具有標桿意義。在此過程中,京東智能城市提出基于城市操作系統的"一核兩翼"體系,助力政府構建智能城市,更高效實現"善政、興業、惠民"。
在“一核兩翼”體系中,以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為代表性應用的“市域治理現代化”是該體系中的“一核”。左邊一翼搭建的“AI+產業發展中臺”,可沉淀不同產業在產業監測、客源分析、銷量預測、供應鏈服務等領域需要的公共組件;右邊一翼則是面向居民食、住、行、游、購、娛等生活場景,打造可持續運營的生活方式服務平臺,幫助商家引流獲客、降本增效。
左右兩翼一邊服務生產,一邊服務消費,兩翼通過底層的聯動,進一步實現產銷的聯動與融合。眾多應用在服務市域治理、產業發展和生活方式服務業的同時,它們產生的數據也會回流到城市操作系統,供政府檢驗效果,優化施政措施,最終形成政府管理、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之間的飛輪效應和良性循環。
京東表示,京東智能城市操作系統是“一核兩翼”的基礎,也是智能城市建設的底座和數字基石。不僅能夠幫助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務效率,不斷為政府治理現代化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還將為以南通為代表的各個城市的數字城市建設構筑堅實的后盾平臺,為其城市智能化、產業數字化、生活服務便捷化插上“增長”的翅膀。
(圖片為京東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