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管理的微信公眾號“上海知產法院”發布消息“上海知產法院通報不正當競爭案件審判情況”。2021年4月13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以下簡稱“上海知產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5年至2020年不正當競爭案件審判情況白皮書和典型案例。
據通報,2015年至2020年,上海知產法院共受理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950件,占同期知識產權案件收案總量的6.2%,結案850件,收結案整體呈上漲態勢,收案數年均增長21.2%。從案件類型看,仿冒混淆案件占72%,侵害商業秘密案件占14.3%,還有虛假宣傳、商業詆毀案件、其他不正當競爭案件以及同時具有上述兩種或者以上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案件。
發布會通報了12件典型案例,反映了上海知產法院、上海三中院在審理不正當競爭案件中,準確界定各類市場行為的法律屬性,嚴厲打擊仿冒混淆行為和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有效制止虛假宣傳、商業詆毀,依法規制新類型市場競爭行為,積極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等“三新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這些案例是上海知產法院大力實施精品工程的部分成果,有效發揮典型案例的規則引領作用,為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提供行為指引。
同時微信公眾號“上海知產法院”發布的消息“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2015-2020)”顯示,發布會通報了12件典型案例,上海二三四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獵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位列其中。
基本案情顯示,二三四五公司系2345網址導航、2345王牌瀏覽器的經營者,其中2345網址導航在我國網址導航市場中排名前列。
被告北京獵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獵豹移動科技有限公司及北京金山安全軟件有限公司共同經營金山毒霸軟件,并通過以下六類行為將終端用戶設定的2345網址導航主頁變更為由北京獵豹移動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毒霸網址大全。
1.通過金山毒霸的“垃圾清理”功能變更瀏覽器主頁。2.通過金山毒霸升級程序的“一鍵清理”彈窗,默認勾選“立即鎖定毒霸網址大全為瀏覽器主頁,保護瀏覽器主頁不被篡改”。無論用戶是否取消該勾選,瀏覽器主頁均被變更。3.通過金山毒霸的“一鍵云查殺”“版本升級”“瀏覽器保護”等功能變更瀏覽器主頁,并針對不同瀏覽器進行區別對待。4.通過金山毒霸的“安裝完成”彈窗,默認勾選“設置毒霸導航為瀏覽器主頁”。無論用戶是否取消該勾選,瀏覽器主頁均被變更。5.通過金山毒霸“開啟安全網址導航,防止誤入惡意網站”彈窗,誘導用戶點擊“一鍵開啟”變更瀏覽器主頁。6.通過金山毒霸的卸載程序篡改用戶計算機注冊表數據以變更瀏覽器主頁。
二三四五公司向法院起訴稱,三被告自2014年始,通過其開發和運營的金山毒霸軟件,在軟件安裝、運行、升級和卸載等各個環節利用多種技術手段,擅自將用戶瀏覽器中設定的2345網址導航主頁劫持為毒霸網址大全。同時,三被告還針對原告經營的2345瀏覽器與其他瀏覽器實施了區別對待行為。
故請求法院判令:1.三被告立即停止對原告實施篡改主頁、劫持流量等不正當競爭行為;2.三被告在官網首頁(域名分別為:www.duba.com、www.ijinshan.com及www.duba.net)頂部公開澄清事實、消除影響,并連續刊登不少于30天的致歉聲明,該聲明的面積不小于10厘米×10厘米;3.三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0萬元;4.三被告共同賠償原告支出的公證費13060元。
一審法院認為,三被告在發揮安全軟件正常功能時未采取必要且合理的方式,超出合理限度實施了干預其他軟件運行的行為,不僅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還違反了平等競爭的原則,遂判決三被告立即停止實施涉案不正當競爭行為,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合計人民幣301.31萬元。三被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經審理認為,在三被告通過金山毒霸軟件安裝、運行及卸載過程中實施的變更網絡用戶瀏覽器主頁的六類行為中,三被告作為安全軟件以及與原告經營的一般終端軟件具有直接競爭關系軟件的經營者,在發揮安全軟件正常功能時未采取必要、合理的方式,超出合理限度實施了干預其他軟件運行的行為并給其他經營者造成損害。
三被告利用網絡用戶對其作為安全軟件經營者的信任,或未告知用戶,或實施虛假彈窗行為,或實施恐嚇彈窗行為變更用戶瀏覽器主頁,直接侵害了網絡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亦使原告合法權益及良好商譽受到了實際損害,使自己獲得非法利益,上述行為業已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而具有不正當性及可責性。同時,三被告在通過金山毒霸軟件變更網絡用戶瀏覽器主頁過程中實施的區別對待行為違反了平等競爭原則。
故依據法律規定,三被告的上述競爭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對于上述案件,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表示,公平有序、充滿活力的競爭機制是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活力的重要保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環境下的市場競爭行為日趨激烈,流量成為經營主體在互聯網空間中的重要爭奪目標。
本案涉及網絡環境下競爭行為正當性的判斷,法院認為,安全類軟件在計算機系統中擁有優先權限,但經營者對該種特權的運用應當審慎,對終端用戶及其他服務提供者的干預行為應以“實現功能所必需”為前提。以保障計算機系統安全為名,通過虛假彈窗、恐嚇彈窗等方式擅自變更或誘導用戶變更其瀏覽器主頁,不正當地搶奪流量利益的行為,不僅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也侵害了終端用戶的知情權與選擇權,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
法院在審理中既注意審查被訴侵權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明文列舉的行為類型,也充分注意綜合評估該行為對競爭的積極和消極效果,妥善地處理好了技術創新與競爭秩序維護之間的關系。本案被評為2018年中國法院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入選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參考性案例。
據天眼查APP顯示,北京獵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由劉偉和王昆各持股50%。北京獵豹移動科技有限公司由求偉芹持股65%,傅盛持股35%。北京金山安全軟件有限公司為珠海市君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珠海市君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為獵豹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獵豹移動官網顯示,獵豹移動(NYSE:CMCM)成立于2010年11月,由傅盛創建。2014年5月8日,在紐交所正式上市。在保持原有業務優勢基礎上,獵豹移動正在從移動互聯網向以AI驅動的產業互聯網進行戰略升級,并已經構建了垂直一體化的AI能力,包括自研芯片算力、算法能力、系統能力、應用能力、商業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