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事情引發了一輪網絡風波,陜西新奧新能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員工劉先生跟媒體反映,在今年2月5日公司年會的時候,他的高管高某對自己進行了不當的言語挑釁,還用煙頭燙臉,導致臉上出現兩處燙傷疤痕。過完年后,高某和自己取得聯系,表示當時是酒后的無意行為,想要與之和解,但劉先生并不接受高某的說法和和解。
劉先生認為,這是一場極其惡劣的職場暴力,對自己的身心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他拒絕和解,不要賠償,只希望公司能夠嚴肅查處施暴者的違法違紀行為。
關于這件事,在第一天爆出時就上了熱搜,并且獲得了大范圍媒體的廣泛關注,說明網友們及社會對這件事情的憤概至深,部分媒體更是發表“職場霸凌什么時候才能終止”等相關批評性評論,幾乎調動起所有人對“職場霸凌”的聲討,更甚至有些人開始攻擊企業,認為企業包庇高某,又引發出來另一場口水戰。
不過昨天,公司發布了一則針對這件事的聲明,從聲明中,似乎能嗅出點不一樣的信息。
其實,站在企業的角度,是無法避免被卷入輿論風波的。當然,從聲明可以看出來,企業同情被害者,更對施害者進行了嚴厲處分。至于被網友吐槽的“包庇高某”,我覺得不是這樣的,畢竟現在警方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企業如果草率的做出決定,未必就是對劉先生最好的答復。在最終結果出來之前,還是希望大家多沉住氣,畢竟現在浮在水面上的信息還不全面,企業也說,根據警方最后的處理結果,可能會重新判斷高某的處罰,這正是一種客觀謹慎的處理態度。
另外,發生沖突的高某其實是公司某項目組的組長而不是高管,劉先生是他小組內的員工,發生沖突的場合也不是公司年會,而是高某約劉先生及其他員工一起進行的私人飯局,所以并不存在“職場霸凌”的情況。不過有一說一,高某對劉先生造成的傷害是真實存在的,這一點無法洗白,無論是媒體、公眾還是公司。但是將這件事的性質定性為“職場霸凌”,就太帶節奏了。在聲明發布后,還是有部分權威媒體繼續沿用“高管”身份,對大眾進行洗腦和引導,我個人覺得違背了新聞真實性原則。
這導致的后果就是,一旦形成了“職場霸凌”的標簽,網友就會形成固有印象,就算公司還原真相,也沒辦法還原網友們腦子里對這件事的印象,因為他們已經把事件和“職場霸凌”劃上了等號。
綜上所述,在結果出來之前,任何一方都沒法代替警察去聲討誰,應該聲討的是事件本身,而不是“職場霸凌”、企業、和無處安放的怒火。 (作者:陳潔 系網絡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