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報道了招聘網站簡歷泄露事件,讓簡歷販賣黑產陷入眾矢之的,引發輿論一片嘩然。在媒體報道一天內,深陷輿論的智聯招聘就在最短時間內全面上線“虛擬號碼”功能,在啟用虛擬號碼后,企業主動聯系求職者時將通過虛擬中間號碼的方式溝通,HR在簡歷下載時也無法獲悉求職者的真實號碼,此舉將從源頭切斷黑產利益鏈條。
遏制源頭仍不夠,用戶信息的后續追蹤鏈條也應更加透明。3月18日,智聯招聘宣布 “簡歷水印”功能即將全面上線,即簡歷被企業從平臺保存時會生成不可修改的該企業信息水印,這實現了簡歷流轉可進行及時且明確的溯源追蹤。后續將持續豐富溯源場景,不斷強化對簡歷操作行為的公開、透明管理。
“簡歷水印”讓簡歷軌跡可追蹤可監控
據了解,水印技術本是為版權聲明和保護誕生的應用,在互聯網內容平臺上更加普及。而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水印作為可追溯責任源頭的安全標識,杜絕了重要信息的廣泛流傳與惡意散布,如身份證件復印、企業機密資料等信息的傳遞。
此前,媒體紛紛將簡歷泄漏的矛頭指向“企業賬戶可大量獲取帶有個人隱私數據的簡歷信息”這一問題。而水印技術和虛擬號碼在簡歷上的應用,直擊媒體對招聘平臺信息安全措施“治標不治本”的質疑。作為有資質的招聘服務商,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企業為滿足服務條件的企業用戶提供候選人簡歷,是合規的商業行為。在此基礎上,有了“虛擬號碼”的隱私保護,再加上水印這道“防盜鎖”,可以為用戶信息提供雙重安全保障。
招聘行業加強自糾自檢協同作戰
隨網絡生活不斷智能化,網絡信息安全也經歷重重挑戰,大數據時代中個人隱私保護如同“皇帝的新衣”,也成為數據黑產生長的縫隙。
海量企業和人才通過互相搜尋和算法實現匹配溝通,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等招聘網站在企業獲取人才信息上的模式如出一轍。315晚會結束短短幾天,我們看到智聯、前程無憂、獵聘網聯合推動行業技術升級,不斷加碼推出新的安全保障措施,外部的監督正在推動行業的轉型。此刻的招聘網站,一邊被用戶的憤怒和焦慮淹沒,一邊痛定思痛自糾自查,追加投入大量的人力、資金成本構筑長期的信息安全防護機制,如長期采購“虛擬號碼”等通信服務,以及擴充技術團隊和服務器配置等進行相關功能的研發。
據了解,在北京市人社局的指導下,智聯招聘還第一時間停止向新注冊企業用戶提供簡歷下載服務,嚴控信息出口,并陸續上馬技術手段為隱私數據加密。智聯招聘相關負責人也在采訪中表態,將持續審視公司的業務流程以及產品,認真提升用戶體驗,加碼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強化舉措保障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