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
中國網科技3月3日訊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兩會將提出六份建議,其中包括《關于加速新型顯示產業生態發展的建議》和《支持中國企業強化雙循環、加速全球化的建議》。
據介紹,目前中國液晶顯示產業規模全球第一,但在新型顯示技術方面,我國由“顯示大國”變成“顯示強國”還需努力。所以李東生建議,加強產業頂層設計;支持產業鏈延伸拓展,構建完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在下一代顯示技術領域,要爭取和國際先進水平并駕齊驅;支持行業開展國際交流。
談及未來全球面板競爭格局,以及“十四五”時期中國面板發展趨勢時,李東生認為,中國已經是全球液晶顯示產業制造大國,因此“十四五”期間,中國液晶顯示領域優勢將進一步提升,并主導全球液晶產業。
但在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領域,競爭格局會有所不同。比如OLED領域,國外企業依然擁有較大優勢。十四五時期,將是中國企業在OLED產業的追趕時期。此外,在其他一些新型顯示技術領域,如Micro-LED,也是中國企業的突破方向。
另外李東生還準備了《支持中國企業強化雙循環、加速全球化的建議》。他認為,中國制造業具備比較優勢,建議“走出去”,將這種優勢優勢擴展到全球市場。
李東生的具體建議包括:首先,重塑和完善內循環產業鏈。構建核心技術攻關的舉國體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高科技產業;鼓勵產業鏈核心企業積極向高附加值領域拓展;加強財稅支持,實施針對性政策留住核心產業。
其次,幫助國內企業提升全球化經營能力。建立國際貿易環境風險防控體系,拓寬企業海外發展的融資渠道,支持企業海外設廠,進行本地化經營。
據了解,2020年TCL海外營收持續增長,對外出口總額達111億美金,同比增長23.6%。目前TCL海外營收是基于在全球建立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得以實現的,做到了在地生產、在地銷售和在地服務,這部分收入都歸總海外營收范疇之內。
而出口層面,則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產品;另外一部分是核心器件、材料和裝備。目前后者出口占TCL總出口額很大一部分比例,這一部分出口支撐TCL海外基地的生產,進而帶來海外營收的增長。二者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相互促進”。因為如果以整機產品出口繼而在海外銷售,將會面臨海外市場關稅等貿易壁壘,而以核心部件及材料出口,在當地設廠進行生產銷售,則可在某種程度上規避這一問題。
2019年TCL已在印度建設產業園,今年即將投產。同時,TCL擴建了巴西、印尼和越南工廠,未來這些海外工廠的產能會陸續釋放。李東生認為,產業鏈全球化布局和傳統出口貿易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前者能夠真正貫徹和體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能做持續性應對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和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