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廣電總臺《小強在線》欄目近日報道,杭州的陳女士反映,她在百合網認識一名男子,雙方聊的很投機。據陳女士說,當時覺得對方無論工作、背景等都非常滿意,聊著聊著,就迅速進入了熱戀期。其實,兩個人只聊了一個月的時間,對方竟一下子失蹤了,這段戀情留給陳女士的只有150萬的債務。
陳女士今年36歲了,為了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她注冊了幾家大型婚戀網站的會員。去年12月9號,她在百合網上相中了這名帥氣的男子,隨后加了對方的微信。
陳女士說,對方自稱叫上官名木,福建福州人,在香港東軟集團做技術總監,一個月后會調來杭州。
帥氣的面孔,陽光的形象,再加上來杭見面的期許,一下子俘獲了陳女士的心。雖然遠隔千里,但兩人在微信一直互傳照片,無話不談,然而相處的一個月時間里,兩人從沒有視頻聊天。
對方告訴陳女士,是因為“軟件之前被偷過,所以所有員工都不能裝有視頻攝像頭的手機”。
從聊天記錄上看,短短一周,兩人已經互稱老公老婆,12月17號,男方說公司發了福利,需要陳女士幫忙領取。
“說英皇集團給的福利,但受到區域限制,澳門的網絡不能弄,只有大陸或香港的網絡才能弄,讓我幫她操作”,陳女士點開后,發現是個網絡賭場。
陳女士說自己沒有賭博,只是順著男友的意思進行充值,獲取所謂的福利返點,充值進去之后的余額每天都在增加,這就是男友所說的福利。
陳女士將7萬元的積蓄充進去之后,男友又讓她為了將來的幸福生活著想,在網上借貸充值。
陳女士說,自己在一家公立醫院上班,收入還算穩定。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她,當對方要求貸款充值的時候,她完全沒有可能被騙那方面去想。
從12月17號到1月5號,陳女士通過找朋友借款、銀行貸款和網絡貸款,先后投入了150萬元。
“在寧波銀行辦了一張卡,可以貸50萬,然后寧波銀行又送我一張卡,可以提現25萬,我又充進去了”,陳女士說。
到1月29號,對方突然給她發來消息,說項目出事了,為了不牽連陳女士,還要求她刪除聊天記錄,這時陳女士才反應過來,很可能被騙了。
現場記者注意到,陳女士的手機上還有對方的微信,還能夠給對方發消息,嘗試聯系,但對方始終沒回應。
目前,杭州四季青派出所對陳女士報警被詐騙一事進行了立案,經過初步調查,這很有可能是一起“殺豬盤”詐騙。
警方表示,“現在應該是有線索了,對方是買別人的手機卡,倒來倒去,為了增加破案的難度”。
陳女士的150萬分別轉入5個不同的銀行賬戶,這些賬戶極有可能是犯罪團伙購買的,杭州警方目前正在努力調查,希望能盡可能挽回損失。
但有一個現實的情況是,陳女士面臨很多催款信息。
陳女士提出另外一個質疑,百合網理論上是實名注冊,如果跟她聊了一個月的對方是個騙子的話,那么,婚戀網站是否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婚戀網站是否要提供更多的線索,幫助警方找到那個人呢?
陳女士的父母都在小城市,母親還是尿毒癥患者,經常要透析,陳女士說,“我的征信也毀了,現在整個人都不行了,挺不住了”。她父親一聽到這個事,也感到非常痛心,把家里安排好,就趕到了杭州。
陳女士還提供信息,該男子在百合網上是通過實名認證的,現在她被騙了,百合網有責任。“必須要負責,網站沒把關實名制,把騙子放進來了”。
陳女士的父親也認為,女兒是通過百合網受的騙,“網站要承擔責任”。
記者注意到,陳女士男友在百合網上的賬號,目前已被查封,留言也被過濾,對此,百合網回應稱,平臺會提供所需信息,協助警方破案。
至于陳女士質疑的實名認證問題,百合網方面回應稱:“陳女士是通過手機號注冊的,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現在互聯網端的平臺基本上都是這樣的”。
百合網解釋,所謂“后臺實名,前臺自愿”,指的是實名注冊,但是昵稱可以是虛擬的。
在系統實名認證中,需要客戶提供實名手機號碼和身份證,而且該手機號必須是同一身份證注冊的,目前百合網能做到的實名,只有這個手段,進一步的人臉識別還沒應用。
在“殺豬盤”詐騙當中,實名注冊所使用的身份證和手機號,基本上都是非法購買的,即便查到詐騙人,離破案完損還很遙遠。
另外,騙子在百合app,僅僅和陳女士聊了不到10句,雙方就轉移到微信繼續交流,因此,百合網方面認為,現在談責任為時尚早。
百合佳緣公關部的一位工作人員稱,“警方調查盡量能幫她挽回損失,這是最好了,如果你說感性的東西要追究責任,還是有法律法規可以依據的”。
而在采訪當天的百合app上,另一個賬號向陳女士發出了聊天請求,點進一看,照片、頭像竟然和一個月之前的騙子一模一樣。
陳女士認為,很有可能是詐騙團伙再次物色目標,于是將這個賬戶反應給了百合網方面,做進一步的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