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okenView數據顯示,比特幣24小時下跌6.4%,現報價4276美元,比特幣一周跌幅超過23%,其他主流加密貨幣也普遍下跌,市場行情慘淡。
昨天,比特幣市值蒸發一萬億也成功登頂百度熱搜榜,不少幣圈人士感慨,“讓圈外人看笑話了”。11月21日,《紐約時報》也對加密貨幣近期市場行情進行了報道,在分析暴跌的原因的同時,也不忘調侃上幾句:
“本周華爾街市場一片慘淡:股市大幅下挫,熊市恐慌情緒彌漫,高科技企業股票大幅下跌。傳統的股票投資者可能會遭受到重大打擊,但他們應該慶幸自己沒有把錢投到加密貨幣市場(Traditional stock investors may be taking a beating, but they should be glad they didn't put their money in cryptocurrencies)。截至周三,比特幣價格一周跌幅達25%,較去年12月峰值下跌了75%以上。”
與加密貨幣存在共生關系的挖礦市場,也是哀聲一片,近幾日,“礦機論斤賣”的消息在網絡上瘋轉,并被置頂百度熱搜榜頭條,經媒體求證,消息屬實。
在鏈深度最新一篇文章《BTC雪崩引爆礦難:挖礦不如屯幣,12款礦機已達關機幣價》中,也對礦圈目前情況進行了概述。
11月21日是加密貨幣市場黑暗的一天,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比特幣價格連續跌破5000、4900、4800、4700、4600、4500、4400美元等7大關口,帶動以太坊等一眾虛擬貨幣集體跳水。當天,一家區塊鏈媒體編輯在群里感慨,“剛編完4500的快訊,又要編4400的快訊了。編輯今天已經準備了4000的快訊了,希望用不上。”
如果按照Bloomberg分析師的說法,比特幣價格仍有很大的下跌空間,可能會跌至1500美元附近,70%的市值將會蒸發。在連番暴跌中,比特幣價格已擊穿多個礦機的成本價格。根據魚池的數據統計,截至11月21日,在綜合電費4毛的情況下,BTC礦機中有螞蟻S7、T9、阿瓦隆A741以及M3+降頻版等4款礦機型號早已達到關機價格,其他幣種螞蟻L3+等8款礦機也達到了關機價格。
所謂關機價格指的是,礦場在正常運行下,挖出來的比特幣的收益不足以支付挖礦所需的電費、人工費等成本,礦工選擇關閉礦機時比特幣的價格。
此前,全球排名居前的比特幣礦池BTCC,以一紙公告宣布停止運營,讓圈內人無限唏噓;另外一家美國頂級礦場也于近日向法院申請破產;礦機廠商三甲嘉楠耘智、億邦國際、比特大陸的上市進程也希望渺茫,礦機第一股的宏大夢想仍然停留在空想狀態。
共克時艱
1-2年之內似乎看不到熊市轉牛的任何信號,悲觀情緒四處蔓延,有人離場,有人堅守,有人建立“取暖群”,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經濟雖下行,人間有真情。”某區塊鏈媒體創業者如是說。
(某區塊鏈媒體1)
(某區塊鏈媒體2)
比特幣的歷史很短暫,今年是比特幣誕生的第十個周年紀念?;仡櫄v史,2014年也曾是比特幣最黑暗的時期,很多人在2013年的高點買入,之后在接近兩年時間里比特幣價格跌破1000元人民幣,很多人被套牢,有人形容當年的感受是“度日如年”。
如今的加密貨幣市場已非當年,比特幣價格在2017年12月一度沖上2萬美元的峰值,今年價格開始回落,這也是“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的真實寫照。當然,自始至終,質疑比特幣是“郁金香泡沫”和騙局的聲音也從來沒有消失過。
有人相信,自然就會有人質疑,這不過是世間最簡單的道理而已,但市場是不可預測的,而周期是永恒的。
均值回歸
加密貨幣市場的寒冬并非單一事件,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滲透于各行各業、方方面面。只不過年輕的事物在面對波動與不確定的環境時,會顯得更加激進和迷茫,存在更多的分歧,更少的共識。
區塊鏈技術是多種信息技術聚合的產物,它是點對點網絡、密碼學、共識算法、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的繼承式創新,區塊鏈的價值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我們讀過香農的”信息論“,將會對此有更深刻的理解。
科技總是在花時間追趕香農預言的數字化未來。筆者敬佩的一位互聯網技術前輩——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博士曾撰文,“香農的信息論,定義了信息的基本度量衡:比特。為比特賦予意義,于是就有了人工智能,為比特賦予價值,于是就有了區塊鏈。”
“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信息和生命一樣,都是負熵,都會演進。從比特到AI的演進,業界已努力了60余年,當下的典型代表是神經網絡。從比特到貨幣的演進,業界也已努力10余年了,當下的典型代表是比特幣。”
作為年輕行業的年輕從業者,還是要多讀歷史,才能在遭遇動蕩與危機時保持一顆恒定的心。在《后谷歌時代》這本書當中,作者認為,未來是密算的時代。歷史的趨勢就擺在我們面前,來路可期,但前途漫漫。
“多學習,勤思考,備足糧。”總會等來均值回歸的一天。
關鍵詞: 區塊鏈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