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接觸信息最多的也就是朋友圈了,在朋友圈當中也有很多號稱是愛車人士的,有時候會發布一些關于汽車保養方面的朋友圈。但是我們也要提高對于這一些朋友圈的鑒別能力,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幾個朋友圈常見的容易誤導大家的幾點。
玻璃該不該貼膜?絕大多數車主在買好新車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給玻璃貼膜。其實貼膜這件事本身無可厚非,為了增加私密性嘛,但問題在于4S店那些“贈送”的玻璃膜質量大多很差。雖然號稱是“3M”或“龍膜”等品牌,可這些品牌貨光貼個前擋玻璃就要花上萬塊,大家可以自己衡量一下這些所謂“贈品”水分有多大了吧。
長時間原地熱車。在冬天的時候,熱車這一做法還是可取的,畢竟車輛靜放了一晚上,熱車有助于各零部件快速回復工作狀態。但是,適當的熱車就好了,一分鐘即可。如果是長時間原地熱車的話,那就不可取。因為過長時間的怠速熱車無疑是在加速發動機部件的磨損,增加積碳的產生,也會產生不必要的能量損耗。
以為很便宜的小玩意卻很危險。車主朋友們愛車有很多打開放方式,下面的這個安全帶卡扣就是他們愛鼓動的小東西。身邊的車主朋友買它無非兩點原因:裝飾效果、消除未系安全帶的滴滴“噪音”。如果車速在60km/h左右的時候,不系安全帶前排的人可以瞬間撞向玻璃。每年因為不系安全帶的各種事故屢見不鮮,所以不管車上哪個座位都不能耍這樣的小聰明啊。
還有就是頻繁的給車打蠟,許多人每洗完車就要給車打蠟,其實稍微懂一點的人都知道頻繁的給車打蠟會給車漆造成很大的傷害。
機油要買最貴。機油主要起到潤滑作用,減少發動機齒輪磨損,很多車主認為機油越貴對發動機越好,其實不然,加什么標號的機油是要根據發動機型號而定,并不是最貴的就是最好的,其次加機油要適量,機油過多會增加發動機內部阻力,造成積碳嚴重,還伴有燒機油現象。
看完了這幾種車“愛車”行為,老司機也肯定不同程度上意識到了它的危害,其實在日常使用中,車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金貴,可以放心的正常駕駛,偶爾粗暴駕駛一下也是不成問題的。
關鍵詞: 毀車